SHANGHAI AMATEUR GAMES
2025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韵动杨浦·秀出来”首届魔都橄榄球狂欢节,上周末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与创智天地收官。两天时间,英式、澳式、触式、腰旗、装备式五个项目同场上演,赛事与嘉年华并举,既有高强度对决,也有亲子互动、市集消费与文化展陈。据主办方介绍,参赛橄榄球爱好者近2000人,叠加到场体验的市民与亲友,整体人流达近万。
把“赛”的流量转为“城”的留量,杨浦以一场全民共享的体育节,生动诠释“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理念,为上海加快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国际赛事之都提供可复制的城市样本。
体育+生活的双向奔赴
这不是一场只看比分的赛事,而是一整天可逛、可玩、可购、可分享的生活方式体验。江湾体育场上,五类橄榄球项目轮番登场;场外,橄榄球文化展、潮流品牌市集、运动装备展示与高颜值餐车串联起消费动线,创智天地的下沉广场与打卡装置则将观赛人群自然引至商圈。幸运扭蛋、集章任务与亲子体验区带动家庭客群停留更久,年轻人一边拍照社交、一边完成互动任务,赛场外成为新的“社交场”。
据上海市橄榄球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晔介绍,依据参赛规模、客源结构与商圈客流测算,本次活动期间带动相关消费预计超过600万元,增量主要来自境外和外地来沪参赛队伍及陪同人员在酒店住宿、跨国跨城往返与市内交通、餐饮与零售购物等环节的综合支出。
“橄榄球需要团队,我也想认识更多朋友。”来自香港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小学的11岁队员梁佩瑶说。她和队友们此行停留四天,白天参赛、夜晚打卡外滩地标,计划把东方明珠也纳入行程。随队家长梁先生介绍,学校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家长自发参与,“因赛而来、因城而爱”的文旅体验,在孩子们的旅程里悄然发生。赛事形成的跨城客流,正在成为拉动酒店住宿、城市微旅游与夜间经济的现实力量。
丁晔表示,两天来参赛者近2000人,叠加体验与陪伴人群近万。他直言,把更多文化、潮流与互动内容请进赛场,是为了降低门槛、扩大受众,“体育不仅是成绩,也是个性与品味的表达”。当赛事走进社区商圈,当公共空间因体育而被重新激活,体育与生活的双向奔赴便有了可感可触的场景。
以赛促产的赛道延伸
赛场流量如何变成消费增量,关键在于有内容、有产品、有服务的供给侧创新。球星卡平台“卡淘”把签名球衣、头盔与多系列卡片带到现场,吸引许多观众第一次系统了解体育收藏。“卡淘”展会项目经理陈瀚翔说,收藏也是参与体育的一种方式,“我们更愿意倡导健康的收藏观,是因为热爱而收藏”。他介绍,平台去年交易流水约30亿元人民币,今年预计仍保持两位数增幅。这意味着,赛事不只是“看”,还是连接产业与用户的高密度触点,一端是热情社群,一端是实体商品与服务。
产业的丰富也反过来滋养赛事生态。从运动装备到潮流服饰,从健康餐饮到衍生文创,从卡牌收藏到体验课堂,围绕一个橄榄球IP,延展出可以不断迭代的消费场景。对主办地而言,赛会经济的价值不止一笔参赛收入或一场人流的统计数字,更在于把“体育+商业”的复合场景做成城市级公共产品,形成常态化的消费习惯与品牌心智。杨浦以赛事为牵引,把商圈、社区、公园、地标联动起来,让“以赛促产、以产兴赛”成为可持续的制度性安排。
开放办赛的城市气质
体育的魅力在于开放与连接。上海Dockers澳式橄榄球俱乐部主席丹尼·马莫里说,能在江湾体育场这样具有标志性的场地参赛“很荣幸”,与英式、美式等项目同场展示,让更多市民“看见不同规则、理解不同文化”。俱乐部在现场搭建充气体验装置,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奔跑,社群也随之壮大。
上海SRFC橄榄球俱乐部主席道格拉斯·布朗回望项目在沪的百年传承,认为多元互动是“让公众安全、渐进地认识接触式运动”的有效方式。他希望明年“做得更多”。正是这些“在地国际化”的社群,带着自发的组织力与传播力,把一项运动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把临时的赛事变成稳定的社群网络。城市有温度,赛事才更有黏性。
丁晔也表示,今后将引入更多国内外高水平赛事,持续升级互动与服务,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找到参与入口。以城市为场景、以社群为纽带、以赛事为引擎,体育的开放生态正在杨浦加速生成。
从周末热闹到常态精彩
当下,体育强国战略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同向发力。把赛事办成产业,把活动办成场景,把场景办成市民的生活习惯,是城市治理的一道“系统题”。杨浦以IP化的赛事统筹内容与场景,以数据化的手段评估人流、停留与转化,以制度化的供给保障场馆周边的餐饮、夜间经济与亲子服务,以社会化的协同吸引协会、俱乐部、品牌与平台共建共享。这套机制的底层逻辑,是公共服务与市场机制同频,是群众体育与青少年体育同向,是体育文化与商业活力同振。
从一场热闹的周末走向常态的精彩,关键在“留”。留住人气,需要让市民来得方便、玩得尽兴、买得放心、愿意复购;留住产业,需要让品牌有生意、商户有增长、社群有归属、内容能迭代;留住口碑,需要有秩序的组织、温暖的服务与可感的公共性。把这三件事做好,赛事就不仅是一时的流量,更是长期的增量。
首届魔都橄榄球狂欢节留下的,是更丰富的体育想象力与更立体的城市烟火气。
文:姚勤毅
图:上海市橄榄球协会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李纬、江妍
审核:叶蕙心
点击上图小程序
小体推荐
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合同示范文本发布,首批782家门店和场馆率先签署承诺书
为一场赛事赴一座城!2025年,跟着赛事游上海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