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以为跑步太多会伤膝盖?但科学研究可能颠覆你的认知:膝盖的“头号敌人”,并非跑步,而是很多人天天都在做的——久坐。
为什么坐着反而更伤膝?
有人问,为啥坐着反而比跑步更容易得关节炎?打个比方,你家的爱车,是一直停在车库里“供着”寿命长,还是时不时开一开使用寿命更长?“用进废退”,这个道理放在车子和人的关节上,是一样的。
人的关节是有关节滑液的,在运动状态下,关节滑液在关节里面丝滑流动,可以润滑关节、提供营养。
如果长期不运动,关节内的滑液就像一潭“死水”,而失去了润滑剂的保护,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也会日渐萎缩。久而久之,关节损伤的风险自然更高。
运动中保护膝盖
记住这8点
1.运动前一定充分热身
如果跑步前未热身,会对半月板产生巨大冲击,建议慢跑前热身5—10分钟,纯跑步时长每天30—60分钟。场地选择塑胶地、柏油路等。
2.跑步时保持头部稳定
在跑步时,头部应保持稳定,不要摇头晃脑,摆臂幅度不要过大,腹肌收紧。跑步姿势不正确也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
3.别把爬山当日常锻炼
上山过程中对膝盖压力相对较小,但下山对膝关节的冲击较大。老年人、体重超重的人和有膝关节损伤的人最好少爬山。
4.尽量别在硬地上跳绳
长时间在水泥地上跳绳容易伤膝,因为水泥地无法对跳绳落地时的冲击力提供有效缓冲。可选择塑胶地面或在水泥地铺塑胶垫。
跳跃时双脚靠近,避免大幅弯曲膝盖。起跳高度2—4厘米,保证跳绳刚好从脚底通过。
5.不要突然地大量运动
平时没有运动习惯且每天久坐的人,腿部肌肉力量通常是不足的,突然长时间走路锻炼易造成膝关节位置的不稳定。
6.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在增加运动量时,一定要循序渐进。一般采取“10%原则”,即本周增加的运动量不要超过上一周运动量的10%。
7.出现症状要适当休息
如果跑步后,当天晚上感觉膝关节疼痛严重,甚至出现肿胀,第二天早上疼痛和肿胀没有明显缓解,就说明运动强度过大。
建议适当休息,等到疼痛症状基本缓解或完全消失后,再开启新一轮的运动。必要时可就医咨询。
8.运动时可以戴上护膝
在进行较为激烈或较高强度运动的时候,佩戴护膝可以起到保护膝关节的作用。但平时不要常规戴护膝,这样容易使得膝关节周围肌肉不工作,从而造成肌肉萎缩。
适当减轻体重:过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容易引发损伤。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可以降低膝关节的受力。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站立、或者跪着都可能对膝关节造成压力。需要适时调整姿势和休息。
尽量避免负重上楼、下蹲提起重物,这些动作是对膝关节的考验。
穿着合适的鞋子: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可能会导致膝关节扭伤或者其他损伤。选择合适的鞋子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缓冲。
注意膝关节的保暖:以免由于冷风刺激出现无菌性炎症,影响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