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醉豪爽音吧餐厅里,厨师正热火朝天地炒菜,十几分钟后,一群“蓝骑士”“黄骑士”裹着热风涌入,有人抓起碗,站在风扇前“咕咚咕咚”连灌三四碗汤。这是爱心午餐开展以来,醉豪爽音吧餐厅每天午间都会上演的景象。
九块九午餐里的侠义
在梅陇镇总工会的牵头下,醉豪爽音吧餐厅于今年7月1日起向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推出“九九爱心午餐”。为了方便通知,老板刘凯群建了爱心午餐群,群内每天会发当日菜单,小哥们也常在此留言。
爱心午餐群里每日都会发送当日菜单
“7月初刚开张那会儿,一天也就十几份。现在,60份都打不住!”刘凯群翻出某天群里的菜单记录:西葫芦炒肉、清炒黄瓜、紫菜蛋汤,外加一大荤,米饭管够,绿豆汤畅饮——这些一共只要9.9元。在上海的大部分餐馆里,这价格连一碗像样的面条都买不到。
刘凯群曾几次撞见外卖小哥嘴里啃着面包,灌两口矿泉水,连口热乎菜都吃不上的场景,“那场景,看得人心里发堵。”他说道。
9.9元爱心午餐
巧合的是,梅陇镇汽修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郭本柱也在关注新就业群体的就餐问题,当他们找到刘凯群,提出是否能提供爱心午餐,双方一拍即合。“吃饱为止,米饭随便加!”于是,9.9元的餐食出炉了!梅陇镇汽修行业工会联合会也主动伸出援手,每卖出1份午餐,补贴5块钱,还有上海沣奕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上海优坊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入这场爱心活动。
从最初一天十几份,后来逐步增加到30份,到7月19日又加至50份,套餐逐渐供不应求。口口相传下,附近的外卖骑手和超市员工循声而来。
从舞台到灶台
“我这个人,做事就得图个痛快,图个响动!”刘凯群哈哈一笑。这“响动”的种子,深植于他二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他师从魔术名家傅腾龙,魔术、变脸、杂技都是拿手绝活。他指着脖子上的一处疤痕——那是某次春晚录制喷火意外留下的印记,“当时电视台要给赔偿,我没要,大家都是朋友嘛!”他说道。
2006年刘凯群与妻子范美娜在央视演播厅与魔术大师傅腾龙(左二)合影
这份“侠义”,也延伸到他对自己演艺团队的担当上。巅峰时期,他手下有百十号演员,负责上海市大量的文化配送演出。后来商业演出的市场下滑,于是他顺着“夜市经济”的东风转了舵,在梅陇盘下了如今的这家店。舞台经验也被他巧妙地“移植”到了餐厅经营中,让成员有了新舞台。
表演舞台从露天搭起了大棚
谈及“醉豪爽”名字的由来,从“演艺餐厅”改到“音吧”,但始终感觉少点魂儿。餐厅的创办,离不开他浸润半生的演艺主业,于是刘凯群大手一挥把对外宣传的名字改成了“醉豪爽演艺音吧餐厅”。至于为何门店还不换招牌,“与其花那个钱,还不如多做几份爱心午餐来得实在。”他这样打趣道。
不落幕的江湖戏
醉豪爽不仅是餐厅,更成了外卖骑手们的“爱心驿站”。午间送餐高峰稍歇,他们在此吹空调、喝绿豆汤、小憩片刻,餐厅里充满放松的笑语。
醉豪爽“爱心驿站”餐厅内部
被问及爱心午餐是否会持续时,刘凯群斩钉截铁:“不能停!餐厅开一天门,就做一天!”考虑到在冬日穿梭的户外工作者,他还盘算着改造热水管道,让他们可以泡热茶喝。
许多附近居民都是醉豪爽的回头客
夜幕降临,白天的“爱心驿站”变身热闹的“江湖酒肆”。本地常客李老伯总爱坐在进门第二张桌子,自带泡着人参枸杞的茅台散酒,热情招呼邻桌共饮。素不相识的客人借着歌声助兴,也能迅速“打成一片”。这样的场景在醉豪爽最是平常。“在我这儿吃饭,你往那儿一坐,就俩字——放松!”刘凯群笑着说道。
在梅陇的这个“新舞台”上,刘凯群继续演绎着一出现实版的“江湖情”,用九块九的爱心午餐和永不打烊的豪爽,温暖着每一个过路的江湖客。
地址:银都路2358号(醉豪爽音吧餐厅)
营业时间:16:00—03:00
面向新就业群体的优惠套餐提供时间为每天11:00—14:00,
供应80—100份,售完为止。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