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基层社区孤老遗产无人管理、继承人难以妥善处置遗产等问题,日前,虹桥街道司法所给出“专属”答案——《孤寡老人遗产管理指南》指导手册与广大老年居民见面,为今年的“敬老月”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虹桥街道司法所表示,在区人民法院、康明律师事务所的协助下,这本《孤寡老人遗产管理指南》指导手册形成并推出,页数不多但内容非常丰富。指导手册以居(村)委工作视角为出发点,重点讲解针对老年人财产的生前规划与管理、《遗嘱订立提示》操作指引,可以说,指导性和实操性并存,旨在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提升基层法治治理能力。
其实,早在策划和出台《孤寡老人遗产管理指南》指导手册之初,发生在虹桥街道的一起“无主继承案件”引发了多方的探讨。据介绍,虹桥街道辖区老龄人口占比超过40%,其中孤寡老人占比较高。孤寡老人群体的遗产怎么处理才合理合法,成为基层治理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此,今年3月,虹桥街道司法所召开“遗产管理人案情讨论会”,明确了调查方向和法律适用问题,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为后续专题研讨和巡回审判奠定基础。6月,召开“基层社区治理视域下独居老人遗产管理专题研讨会”,重点研讨并明确了当前独居老人遗产处置现状及工作难点(如信息核查难、程序衔接不畅)等,研讨会上,还指出当前存在的制度空白和实践困境以及解决问题的“良方”……
为了切实依法妥善处置涉案遗产和后续事宜,虹桥街道还联合区人民法院,同时依托司法、民政、公证等多方力量,以“调研破题+巡回审判+普法增效”模式,为孤寡老人遗产管理难题寻求一个有效的“解题思路”。
从一件个案的审理,到一本手册的出台,倾注了多元力量对这一社会焦点问题的关心和关注。
10月17日,虹桥街道又针对“孤寡老人遗产管理和处置”开展专题培训,长宁公证处公证员围绕“家事法律制度”“继承公证基础概念”等进行讲解,康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则聚焦《孤寡老人遗产管理指南》指导手册的使用方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解读,进一步提升辖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以及居委会调解干部的处置和应对能力。
撰稿/摄影:闫 漫
编辑:史焕焕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