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我家事·大“嘉”办丨小微精治破解微型小区“充电难”困局

转自:上海嘉定 2025-10-20 10:16:36

编者按: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是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破题之钥”,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坚持党建引领,实行专项行动,是着力破解物业治理“老大难”问题的有力举措。4月底,全区召开了嘉定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推进会,下发了《嘉定区关于开展2025年度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拟通过建组织和建机制同推、党建引领和行业管理联手、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并重等举措,全方位加强党对小区治理的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区善治的生动图景。6月27日起,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家事·大‘嘉’办”系列报道,蹲点报道部分街镇、小区的经验做法。

在嘉定区华亭镇,沁园社区锦洋华园小区的居民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电动自行车是大家的主要出行工具,充电需求大。然而,原有充电桩损坏率高、使用不便且数量不足,导致“飞线充电”甚至“电瓶入户”现象普遍,安全隐患突出。为此,沁园社区以“小微精治”工作理念为核心,通过搭建协商平台激活民力,着力解决微型小区“充电难”的问题。

“电动车充电桩总坏,线扯得乱七八糟,电瓶拎上楼又怕起火,真是愁人。”居民王女士无奈地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沁园社区将工作起点放在充分听取民意上,多次在小区内召开“充电安全大家谈”座谈会、楼组会,邀请所有居民畅所欲言。正是这些面对面的交流,使居民意识到“充电安全是我们自己的事”,社区也收集到了最真实的诉求——“不仅要重新安装充电桩,还要增加顶棚,防雨防晒。

在广泛听取意见后,沁园社区组织召开多方联席会议。会议不是社区“定调子”,而是共同“定盘子”——确定充电桩和车棚的位置、数量,选定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安装。

施工期间,沁园社区和业委会组织热心居民成立“施工监督小组”,紧盯进度和质量,及时反馈问题。

新充电桩和车棚建成后,沁园社区引导居民自发讨论,又共同制定了《锦洋华园电动车充电公约》。这份公约是居民自己商量、共同认可的“小区家规”,执行起来更有力。

如今,充电桩焕然一新、车棚整洁明亮,“飞线充电”“电瓶入户”等现象大大减少。这一转变不仅解决了实际的充电难题,更彰显出社区自治的力量与温度。

通讯员:金培峰

编辑:杨玉洁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