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公园道社区的居民楼里不时传来阵阵清脆童声:“叔叔阿姨,这是我们社区的文明养宠公约,还有宠物友好地图,您看看!” 一群佩戴红领巾的孩子手持淡色宣传扇,挨家挨户敲门,邀请居民阅读公约并签字。扇面上,不仅印着公约的内容,还标注着小区及周边宠物友好活动区域的细节。
商量制定文明养宠公约
面对社区内流浪猫管理这一治理难题,公园道居委会创新工作思路,组织成立了“园”梦先锋红领巾小队,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实践。为摸清社区流浪猫生存现状与居民需求,“园”梦先锋红领巾小队在居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分成三组对小区及周边环境展开探索。通过实地走访和查找网络信息,标记宠物友好活动区域,共同绘制出一张细节满满的“宠物友好地图”。
地图完成后,小队又与志愿者、物业代表围坐召开“小小议事会”,围绕“文明养宠”展开热烈讨论。他们提出“遛狗必牵绳、粪便及时清、避让老人孩童”等具体条款,并形成《公园道社区文明养宠公约》。随后和共建单位一起设计文明了养宠宣传扇,扇面上印有公约内容和“宠物友好地图”。“平时我们家长念叨再多,不如孩子上门递一把扇子、说一句话管用,这种方式特别好。” 一位居民在签署公约后感慨道。
社区爱心人士参与捐款
在漕河泾社区基金会的指导下,活动还发起了为流浪猫筹集绝育资金的爱心捐赠仪式。小队成员踊跃捐出零用钱,热心居民、居委及物业工作人员也纷纷响应,首次募集资金达六千余元。街道为爱心人士颁发了荣誉证书,所有款项将专项用于流浪猫绝育计划。
为实现科学、人道的流浪猫管理,公园道居委会组建了由志愿者与宠物专业人员组成的“宠爱有道小队”。利用专业工具实施“抓捕—绝育—放归”(TNR)行动,控制流浪猫数量,避免破坏生态平衡。首期行动中,8只流浪猫成功绝育并放归原栖息地。公园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瑜告诉记者,绝育行动将分多期推进,期待更多爱心企业和居民加入,共同维护小区生态和谐。
对流浪猫实行TNR行动
记者:姚丽敏
图片由漕河泾街道提供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