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三农 > 文章详情

海派乡村新图景丨魔都农业科创力:稻浪翻涌处见“智”造!联适导航赋能智慧农业打造金秋好“丰”景

转自:上海三农 2025-10-15 14:36:15

在电波与图文间织就海派乡村的魅力新画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跟随推荐官探访沪郊的好风物与好去处,听村书记讲述乡村振兴的初心故事,领略魔都农科人以大地为纸、以实践为笔的智慧耕耘。

秋风送爽,位于青浦练塘的联适生态化农场青浦基地里,连片稻田渐染深绿,微风拂过便掀起层层碧浪,预示着丰收的喜悦,这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背后,藏着联适导航智慧农业技术的“硬核支撑”。从国内主产区的万亩良田到长三角示范农场的阡陌之间,联适导航以“数据驱动+全链智能”方案,让水稻田管理更高效、更精准,让科技兴农新图景在绿意盎然的田垄间生动铺展。

技术平台为核

设备布局覆盖国内外多区域

联适导航技术经理未峥峥介绍,截至2025年,公司累计安装农机智能设备超18万台(套),设备广泛覆盖东三省、江浙沪、华北平原、新疆等农业主产区,同时针对丘陵地区作业痛点,重点推进无人驾驶设备适应性研发,突破地形限制以拓展应用场景。

联适导航打造的智慧农业技术数据大屏,是整合全链条农业生产的核心中枢。该平台实时汇聚智慧农业自动驾驶设备的运行数据,清晰呈现设备数量与点位分布。值得关注的是,设备安装需求呈现鲜明的“农时导向”,每年4—5月播种季也是设备安装量的高峰期,依托数据大屏对这一规律的精准捕捉,公司可科学调度售后技术人员,确保农忙时节服务“零延迟”,直接保障农业生产进度。

“农机是固定载体,我们通过加装智能化系统,实现作业精准化与劳动强度降低的双重目标。”未峥峥强调,截至目前,公司智能设备已助力国内实现4.81亿亩农田的精准作业,作业面积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国际市场拓展同样成果亮眼。联适导航专利技术已成功出口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西亚、欧洲形成成熟应用区域,北美市场更实现设备数量“爆发式增长”,成为海外业务突破的关键板块,推动中国智慧农业技术标准走向全球。

2.0版本迭代升级

智慧农场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相较于传统农场及1.0版智慧农场,联适导航2024年启动运营的长三角智慧农场示范基地,以“全流程智能化+数据化管控”的技术突破,实现高效管理,较传统农业作业人工成本降低55%。

目前,联适生态化农场青浦基地占地面积逾1300亩,主要种植水稻,种植过程仅需6名工作人员,包括2名综合管理员、2名农机手、2名无人驾驶技术人员,较传统农场数十人的用工规模大幅精简。这一高效管理模式的背后,是精准化作业对生产效益的多重优化:肥料投入减少13%,土地利用率提升1.1%,种子播撒均匀度大幅提高。

以关键生产环节为例,播种时智能系统通过精准路径规划,严格控制行距与植株间隔,彻底解决传统人工播种“歪扭不均”的问题;收割环节依托“路径优化+自动控制”技术,收割机可按预设路线作业,完成后自动标记绿色区域避免重复耕地,不仅降低油耗,还支持夜间作业与安全转向,目前收割效率已达人工操作的80%,经路径优化后预计将提升至95%。

数据驱动是基地高效运转的核心支撑。据悉,基地构建了“数据监测—模型分析—精准调控”的闭环体系:通过卫星遥感与无人机巡检协同,实时采集农田生长数据,建立起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专属生长模型。基于模型分析,平台可自动下发施肥、灌溉等作业任务,例如根据水稻18叶龄的生长标准动态调整水肥供给,为作物全周期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在智慧农场落地过程中,联适导航直面多重挑战并逐一攻克。“上海等地农田普遍存在地块零散、平整度不足的问题,这对智能设备作业是极大考验。”未峥峥介绍,公司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将基地核心区农田平整度误差从15厘米降至5厘米以内,完全满足智能设备作业标准;针对小面积地块智能农机难适配的痛点,团队持续收集合作社实际应用反馈,迭代硬件与软件,大幅提升设备场景适应性。

值得关注的是,该智慧农场的核心技术实现 100% 国产化。联适导航自 2015 年起便以 “替代进口” 为目标,研发全套国产智能设备,有效降低设备成本,减轻农户与合作社负担。目前,公司已完成智慧农业技术从 1.0 版(2019—2023 年)到 2.0 版(2024—2027 年)的升级,未来还将规划 2028 年后的发展蓝图,推动农场平台实现 “任务自动下发、数据自动归档、无需人工干预” 的全智能化运营,进一步释放科技赋能农业的潜力。

区域推广成效显著

上海市场占有率超85%

在上海智慧农场建设推进中,联适导航凭借全环节智能技术方案与稳定服务表现,成为市场核心参与者。据了解,上海“十四五”规划明确的10万亩智慧农场建设目标,目前已完成9万多亩,覆盖全市50余家合作社,其中由联适导航参与建设的合作社达43家,市场占有率超85%,为上海农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关键支撑。

从技术落地来看,联适导航为上海智慧农场打造了 “耕、种、管、收” 全流程智能改造体系,实现农业生产各环节高效升级。具体来说,“耕”以智能拖拉机为核心,实现精准平地与耕作;“种”依托插秧机、直播机完成高效播种;“管”通过无人机、植保机开展病虫害防治与水肥管理;“收”则依靠智能收割机实现无人化作业。同时,基地配备田间监控摄像头(数量根据场地规模定制)与远程灌溉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可在室内通过平台查看田间水量,远程操控排水进水设备,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上海智慧农场采用‘先建后补’模式,合作社需完成建设并通过区、市两级验收,才能获得相应资金支持,这对技术方案成熟度与设备性能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联适导航项目经理贾传林表示,正是凭借经过实践验证的成熟技术方案、长期稳定的设备运行表现,联适导航成为众多合作社的首选合作伙伴。

谈及未来规划,贾传林透露,联适导航将以长三角智慧农场样板基地为依托,进一步将上海成熟的智慧农场解决方案推广至全国更多地区,同时持续投入研发,完善农业生产数据模型、推进技术迭代升级,助力更多区域实现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国农业智能化进程加速。

文:许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