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普陀 > 文章详情

兼具法治温度与效度,普陀区推动软法赋能基层治理再升级

转自:上海普陀 2025-10-15 09:42:09

在当下的普陀区,一系列没有强制性法律约束、却充满实践智慧的“软法指引”,正悄然改变着基层治理的生态。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安装协调,到文明养犬的行为规范,再到物业服务质价的精准提升,这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治理难题,在软法的“润滑”与“赋能”下,寻找到了一条兼具法治温度与效度的化解路径。

从“急难愁盼”到“治理胶囊”,小切口里有大文章

在某个建成多年的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车主王先生曾为充电问题烦恼不已。“想装公用充电桩,邻居担心安全,物业说没先例,流程也不知道怎么走。”如今,一本《普陀区社区安装新能源电动汽车公用充电桩软法指引》提供了涵盖申请、协商、安装、运维等11个节点的“全流程配方”,明确了业主、物业、业委会等各方权责,将原本复杂的协调过程转化为清晰的操作步骤。

老旧小区加装电动车充电桩

同样发生深刻变化的,还有社区的养犬环境。《普陀区文明养犬软法指引》没有冰冷的罚则,而是以“饲养攻略”的形式,细致告知犬主如何束缚犬链、及时清理粪便、甚至如何化解因犬吠而引发的邻里矛盾等,引导养犬人承担起对宠物、对邻里、对社区的“第一责任”。

文明养犬软法指引分享活动

而面对长期困扰众多小区的“物业服务质价双低”顽疾,《普陀区物业服务质价提升软法指引》则设计了一套促使物业和业主走向“双赢”的激励相容机制。指导双方如何通过协商确定服务标准与价格,如何建立透明的服务评价体系,如何依法依规使用维修资金,从而打破“服务差-不缴费-服务更差”的恶性循环。这些精心打磨的软法指引,犹如一枚枚精准的“治理胶囊”,成分明确、靶向施治。

坚持问题导向,精心策划部署,画好软法赋能“路线图”

早在2024年,普陀区就在全市率先发布了《普陀区既有住宅更换电梯软法指引》和《普陀区居(村)委参与意定监护事务软法指引》,为解决大量高层住宅电梯“老龄化”改造难题和规范基层组织参与意定监护这一新型社会关系提供了法治支撑。以此为基础,2025年初,一场名为“软法赋能基层治理行动”的系统性工程在普陀全面启动。该工程以“更深入调研、更广泛动员、更系统治理”为关键思路,聚焦更多基层治理难题,推出一系列“居村干部用得上、居民群众得实惠”的软法成果,为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疏通基层治理堵点难点搭建“快车道”。

今年1月,区委依法治区办启动行动部署,动员各街镇深入摸排,自下而上征集治理难题和软法选题。两个月后,确立了由区委依法治区办牵头统筹,街镇组织实施,相关委办局、专业律师、基层法治观察员等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的工作架构。“软法编制顾问团”随之成立,成员来自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司法局、区房管局、区城管执法局等15个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的部门,并吸纳了资深律师和熟悉社情民意的法治观察员。他们的任务是为软法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实效性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这些民间智慧的“结晶”既接“地气”,又符合法律法规的“天线”。

通过反复的选题报送、专家审核与专题研讨,一批群众关注度高、治理难度大的主题被精准锁定:物业服务质价、小区停车治理、建筑垃圾短驳清运、文明养宠、新能源充电桩安装……软法的利剑,直指基层治理最深处的“痛点”与“堵点”。

坚持合法合理,精细审核把关,打造软法编制“金钥匙”

在软法编制过程中,普陀区坚持“依法依规、开门立法”的原则,将合法性与合理性贯穿编制全过程。每一部软法指引的诞生,都历经了多场“头脑风暴”与“民意淬炼”。区委依法治区办制发文件和工作提示明确工作流程,确保编制工作有章可循。顾问团全程指导,提供专业支撑。各街镇则面向职能部门、居村干部、社区居民等广泛征求意见,让软法文本凝聚最大共识。

在七月中旬召开的一场专题研讨会上,围绕已形成的多部软法指引初稿,相关委办局负责人、法律专家与街镇代表面对面,从业务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双重维度,逐条审议,字斟句酌,提出审核修改意见,确保每一部软法都经得起法律和居民的“双重检验”。

“从物业管理到停车治理,从建筑垃圾清运到老旧小区改造,我们的每一个选题都源自社区最真实的需求,每一部软法都凝聚着基层最真切的声音。”普陀区委依法治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一批涵盖多个治理领域的软法指引已陆续成型,为破解基层“老大难”问题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法治化路径。

坚持编用并举,精准宣传推广,搭建软法运用“练兵场”

“软法的生命力在于运用。”普陀区坚持“编用并举”,同步推进软法的宣传推广与实践应用。针对已发布的更换电梯、意定监护、物业服务等软法指引,普陀区创新打造了“苏河法治大讲堂”“苏河法治面对面”等常态化法治赋能平台。一支由律师、公证员、优秀居村干部组成的软法指引宣讲团应运而生,他们深入街镇、居村,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案例,将专业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基层干部、居民能理解、会使用的“工作手册”和“生活指南”。

据统计,此类法治赋能实务培训活动已成功举办12场,覆盖490余人次。一位参加培训的社区干部坦言:“以前遇到复杂矛盾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现在有了软法指引,就像有了‘解题思路’,知道了该从哪里切入,如何引导各方协商,工作底气足多了。”

除了上述软法外,长征镇围绕劳务用工、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管理等方面编制的系列操作指南也将发布,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吴锴

编辑:沈悦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再添Top赛场!2025上海Top Run 10公里精英赛报名开启!

 区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2025“中钞金”新品推介暨全渠道合作启航仪式举行

 《国防基石 青年铸就》2025年上海征兵动漫宣传系列短片第三期:青春爆破 时代回响

 曾被央视《新闻1+1》关注的社会治理难题,普陀区检察院这样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