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不是简单地走出去卖产品,而是深度地‘融进去’,构建全球创新生态。”在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说道。
9月29日,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摄像”磁共振uMR Ultra正式获得中国NMP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唯一拥有“摄像”磁共振技术的公司,同时uMR Ultra已获中国NMPA、美国FDA及欧洲CE三大认证。此外,今年8月,联影另一项自研成果——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设备uCT Ultima也正式获批上市,联影医疗成为首家实现光子计数能谱CT商业化的中国企业。对联影来说,这些高光时刻并非偶然,而是长年深耕上海创新热土、坚定全球化布局的结晶,也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向世界舞台深度融入的缩影。
“全球健康挑战和科技变革的步伐都远远超越了地理边界。”正因如此,联影从创立伊始便将全球化作为公司核心战略,研发、生产、运营等都围绕“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展开。不同于许多企业的“卖产品出海”,联影更注重与全球医疗高地共建共创。“我们既要第一时间了解全球前沿科技突破,也要融入当地创新生态。”
十多年里,联影已在中美欧等创新高地设立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与行业人才。自研的全身动态两米PET/CT、5T全身磁共振等创新设备,不仅成为“世界首创”,也逐步获得更多权威医疗机构认可。与耶鲁大学等国际高校的合作,让联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脑部PET-CT等前沿科研和临床应用。
在具体市场布局上,联影始终选择“高举高打”的市场策略,“只有做出行业里别人做不出的创新,才能真正立住脚跟。”薛敏表示,联影坚持以顶尖医院为目标市场,通过核心技术赢得话语权。这一定位,也让联影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保持竞争力。“我们对海外市场增长很有信心,核心还是靠产品力说话。”
联影的全球突围并非一帆风顺。薛敏坦言,面对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续投入,把基础打牢”。联影选择用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来布局全球,这种长线思维,也正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根本。
作为中国医疗创新的“上海样本”,联影的发展历程和上海的创新生态密不可分。薛敏多次提到,“上海不仅有顶级科研资源、产业基础,更有一个能打通全链条的创新环境。”这里聚集了世界一流医院、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配套了最开放的政策和市场。无论是药物筛选、临床试验还是资本支持,上海都能为企业提供最高效、最低成本的资源整合。
“我们很幸运成长在上海,这里让我们天然站在持续创新、链接全球的超级平台上。”薛敏说。正是在上海,联影与国内外科学家共同探索最前沿的医疗技术创新,把最具突破性的成果推向全球。无论是新产品落地还是产业化推进,上海都成为联影持续创造“世界级”成果的坚实后盾。
这种创新生态的能量,还体现在联影市场布局的“下沉”上。“创新不是单兵突进,而是要融入世界级医院、高校、科研机构,汇聚全球人才与资源。”薛敏提到联影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已在欧美、非洲多国落地应用,让前沿医疗服务直达社区与偏远地区。面对基层人才紧缺、诊断难度大的现实,联影不断优化产品的智能化和操作便捷性,让AI赋能诊断、远程医疗等前沿技术服务于最基层医疗。“我们特别重视基层医疗的需求,会推出一批更适合基层医院的创新产品。”薛敏强调,只有打通全链条、让创新惠及每一个角落,企业才能真正做到产业升级和价值创造。
上海的产业协同也被他反复提及。制造配套、开放资源、产业链的上下游互动,都让联影能够实现快速创新、生产和市场响应。薛敏认为,创新生态的最大价值,就是让每一个创新环节都能高效对接、资源最优组合。“创新创业的主体愿意来上海安居乐业、投资建厂,不仅是因为政策,更因为这里能让你的想法、产品、投资、临床研究都找到最优解。”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作者:许织
拍摄:Gina.Z 后期:拾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