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水务海洋 > 文章详情

农村供水治理典型案例⑦丨青浦:党建引领共绘政民一心,科技赋能护航乡村供水

转自:上海水务海洋 2025-10-14 17:42:23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进一步切实筑牢乡村供水保障基础,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用水的获得感、幸福感,青浦区水务局以科技赋能和党建引领为发力点和突破口,完善乡村供水保障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农村老旧管网改造,将农村居民对“好水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转化为美好现实。

一、积极“广开言路”

内外双管齐下“查问题”

青浦区水务局从内部巡查和外部监督两个方向着手,精准梳理农村供水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时发现、即时修复为准则,有效提高乡村供水问题处置效率。

青浦区水务局对内积极组织专业力量深入一线,对管网运行状况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评估水泵、阀门等关键设施设备运行效能,科学精确制定年度老旧管网改造计划。2025年,青浦区共完成14.872公里农村地区老旧管网改造,通过管网“硬件”提升有效解决大量潜在问题。同时,指导青浦自来水公司系统梳理服务规章制度,做好热线来电和工单处置全流程跟踪,进一步提升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对外积极与属地村委会联动,开辟沟通“绿色通道”,做好前置风险管控,同时加强施工日常监管,做到即知即处,高效率化解农村供水各类突发情况,及时满足应急用水需求,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用水稳定性和满意度。

二、坚持党建引领

合力共绘惠民“同心圆”

青浦区水务局通过指导构建村企联动机制,将自来水公司的“单向施工”变为村企间的“双向奔赴”,以党组织为纽带,将供水保障的“专业事”转化为凝聚民心的“连心事”,激发党员们作为推动工作的中坚力量,成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彰显“民呼我为”的党建温度,以党建联建促进乡村供水保障水平的全面提升。

在用水出现瓶颈的白鹤镇沈联村、响新村,组织青浦自来水公司党总支部落实“总支牵头、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的责任链条,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入户走访调研等形式,精准掌握群众用水需求和问题原因,科学制定“更换老化管道、扩大输水口径”的改造方案。施工期间,党组织积极凝聚群众共识,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群众,为村民讲解节水用水知识,展示管道材质对比,耐心消除群众顾虑,并针对施工所需临时停水逐户提前通知,设立应急供水点,确保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用水无忧。党员坚守在施工第一线,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效推进供水民生工程整体进度,在实现两村“龙头一打开,好水自然来”的同时,为党建引领保障乡村供水事业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三、强化科技赋能

创新推动供水“智能化”

青浦区水务局不断加大科技赋能力度,推动乡村供水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以智慧水务建设为抓手,实现现代化高品质乡村供水模式。

在练塘镇朱家庄村、白鹤镇响新村等农村试点地区,在青浦区水务局组织指导下,青浦自来水公司依托GIS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将管线制造年份、管线尺寸、埋地深度等信息通过二维、三维的方式展现在信息化地图上,同时结合SCADA、DMA等智慧供水系统建设以及在管道上安装漏水噪声仪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相较传统模式有效扩大了监测距离,实现管网压力和漏损24小时不间断动态监控。在改造实施过程中,青浦区水务局坚持“一村一策”原则,针对不同村庄的管网材质、埋深、水压特点等实际情况,选用球墨铸铁管、PE管等耐腐蚀、长寿命的优质管材,并推广使用承插式连接等先进施工工艺,从源头上提升管网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推动农村供水格局向“智”来水转变。

下阶段,青浦区水务局将继续总结成果经验,做深做实乡村供水“后半篇文章”,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工程坚持下去,始终维护好广大农村居民的用水利益。

水资源处、青浦区水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