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有两场读书会活动,此为下午场
本场活动无须预约,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时间:10月18日 14:00—16:00
主题:云游于七彩的语言/世界内外
地点: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王宏图、阿达马·库利巴利、菲利帕·卡埃塔诺·达席尔瓦·梅洛、帕特里西奥·费拉里、彼得·舒茨、里卡多·费尔南德斯、鲁道夫·黑斯勒、张奕霖、夏洛·基诺
关于主题
诗的精灵穿梭穿越于摇曳多姿的空间,众多轻柔硬实、抑扬顿挫的语言,应和着缤纷绚烂的世界。风云变幻,人世沧桑,悲欢离合,万千感触积聚在心头,诉诸于笔端。在或低沉或高亢的声响的交织盘缠中,叩击肺腑,撼动心灵,余音袅袅。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体悟,在同一片天空下汇聚融合。10月18日下午2点,本年度上海写作计划的8位外国作家将和复旦大学王宏图教授在思南文学之家对谈。
关于嘉宾
王宏图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员,德国汉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著有长篇小说《Sweetheart,谁敲错了门》《风华正茂》《别了,日尔曼尼亚》《迷阳》,中短篇小说集《玫瑰婚典》《忧郁的星期天》,文学研究专著《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批评文集《快乐的随涂随抹》《眼观六路》《深谷中的霓虹》《东西跨界与都市书写》等,并译有J.希利斯·米勒的《小说与重复》。
Adama Coulibaly
阿达马·库利巴利(布基纳法索)
1963年12月31日出生。他自中学时期便热爱写作,后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大学深造。1985年,与多位知识分子共同创立了文学者联盟,旨在推动布基纳法索文学发展。在担任布基纳法索中学历史地理教师期间,为当地报纸撰写了多篇专题文章,主要包括:《黑非洲确有历史》《马里图阿雷格叛乱:持久冲突的根源》《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2年4月,出版首部专著《布中关系新动态:“一带一路”时代的合作》。目前他正筹备第二部著作《当人类深陷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战争的长期动荡》。
Filipa Caetano da Silva e Melo
菲利帕·卡埃塔诺·达席尔瓦·梅洛(葡萄牙)
1972年出生,曾在里斯本攻读传播学。自1990年起担任记者和文学评论家,已荣获多项奖项,通过报刊、电视及公共活动推广经典与当代文学(含科学类书籍)。目前她为《Ler》杂志(担任主编)撰写文学评论、散文及访谈,在里斯本卢索菲纳大学负责葡萄牙首个创意写作研究生项目并任教,指导写作小组,同时担任出版社和医疗机构的资深传播与媒体顾问,并统筹Dom Luís I基金会国际写作驻留计划。她撰写了多位葡萄牙重要企业家的传记。其首部小说《ESTE É O MEU CORPO》(《这是我的身体》)已被翻译成八种语言。
Patricio Ferrari
帕特里西奥·费拉里(阿根廷、意大利、美国)
帕特里西奥・费拉里是一位通晓多国语言的诗人、文学翻译家和编辑。费拉里在六个国家出版过20部书籍,涵盖著作、编著及译著,另有4部作品即将在美国出版。他的诗集《泥泞之歌》(栅栏出版社,2025年)获栅栏现代诗人系列奖,是多语言三部曲“他方”系列的第一部。他为新方向出版社翻译的作品包括费尔南多·阿佩索的重要著作(与玛格丽特·朱尔·科斯塔合译的《阿尔瓦罗・德・坎波斯全集》和以及亚历杭德拉・皮扎尼克的作品(与福里斯特·甘德合译的《飞驰的时刻:法语诗歌》。
Péter Szűcs
彼得·舒茨 (匈牙利)
彼得·舒茨1976年出生于匈牙利贝雷特约乌伊法鲁。2004年,他的短篇小说《树下的卡夫卡》获得由Litera.hu网站、歌德学院和柏林《卡夫卡》文学杂志联合举办的文学比赛观众奖。在国家广播公司结构调整后,加入《匈牙利嘉人》创刊团队担任高级编辑,后出任《InStyle》杂志主编数年。2016年起,他成为独立创作者和环球旅行者。在世界最偏远且文化底蕴深厚之地拍摄的照片,并展出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达摩》是他的处女作小说,在匈牙利一经出版便成为畅销书,获得评论界赞誉和读者热烈反响,迅速确立了舒茨作为匈牙利当代文学令人瞩目的新生代的地位。
Ricardi Fernandes
里卡多·费尔南德斯(巴西)
1973年出生于圣保罗,现居该市。已出版小说《白天的月亮》和《由始至终》、以及儿童读物《帕戈德,滑板狗》《圣保罗,欢乐之城》和《赞邦,车厢》。他的小说《由始至终》曾在巴西国内媒体如《圣保罗州报》和文学杂志《圣保罗评论》上获得好论,称赞其文学品质和角色的多维性。费尔南德斯是巴西作家协会(UBE)副主席,也是《巴西日报》的专栏作家。通过巴西作家协会,他推动国际合作项目,并参与诸如与上海市作家协会合作出版的《中巴双语短篇小说集》等项目。他还组织文学奖项,如已有58年历史的“茹卡·帕图奖”,并担任国内外文学奖项评委,如美洲之家文学奖等。
Rodolfo Häsler
鲁道夫·黑斯勒(瑞士)
1958年3月11日出生于古巴圣地亚哥。十岁起定居于西班牙巴塞罗那。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作品,迄今已出版十三本诗集,以及从德语、法语和加泰罗尼亚语翻译成西班牙语的几部诗歌和散文译作,包括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全部诗歌、瑞士德语诗人艾丽卡·伯克特的作品、卡夫卡的短篇小说、海地诗人弗兰克·艾蒂安的选集以及加泰罗尼亚诗人安东尼娅·维森斯的两本书。曾获得巴塞罗那诗歌学院诗歌奖(1993);纽约奥斯卡·辛塔斯基金会诗歌奖(1997);埃里温诺亚·斯通诗歌奖(2016);西班牙克劳迪奥·罗德里格斯国际诗歌奖(2019))。他在最近6本著作被译为英语、法语、葡萄牙语等。2024年11月,受邀参加了上海国际诗歌节。
Eileen Chong
张奕霖(澳大利亚)
诗人,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为客家、闽南华人。已出版11部著作,作品多次入围文学奖项,包括维多利亚州总理文学奖、新南威尔士州总理文学奖,并两度入围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她荣获2026年B.R.怀廷罗马工作室(意大利)驻留计划资格。其最新诗集为《扫墓笔记》与《花语录》。她在悉尼加迪加尔人的故土(原属伊奥拉部落未割让领地)生活创作。
Shilo Kino
夏洛·基诺(新西兰)
新西兰奥特亚罗瓦的土著作家,出身于恩加普希、恩加蒂马尼亚波托和恩加蒂特阿塔部落。她的处女作小说《波朗吉少年》荣获2021年新西兰儿童与青少年图书奖“年度青少年图书大奖”。这部基于真实事件创作的小说讲述了小社区为阻止监狱建在毛利圣地而抗争的故事,现已被纳入全国学校的英语课程教材。2024年,她推出首部成人小说《我们所知的一切》,一上市便登顶新西兰书商小说畅销榜,并入围2025年奥克汉姆文学奖长名单。该书深入探讨身份认同、毛利语、宗教、政治、性别议题及当代社会政治问题,获得《新闻编辑室》《漩涡》《新西兰听众》《南北》等主流媒体盛赞。希洛于2021年获评奥克兰大学“40位40岁以下影响力人物”,2018年入选新西兰顶级毛利作家孵化计划“特帕帕图普”。她曾任Stuff新闻网站、TVNZ玛莱频道、《新西兰先驱报》记者,并为《卫报》《新闻编辑室》等媒体撰稿。
编辑 / 陈露露
来源 / 思南读书会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黄浦区司法局招聘见习人员!
2. 从DNA双链到竹编鱼:百年公园里正开启一场传统“创新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