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民政局发布2025年度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结果,130家社区长者食堂表现优异,获评“优秀”。其中,崇明共有两家长者食堂上榜,分别是堡镇社区长者食堂、城桥镇社区长者食堂。那么,这两家食堂都有哪些优秀特质呢?一起了解一下。
堡镇社区长者食堂总面积约800平方米,共有108个就餐位,日供餐能力约500客。走进食堂,适老化设计随处可见:防滑地板降低跌倒风险、适老化桌椅方便老人起身就坐、无障碍通道保障出行顺畅,为老年人打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用餐环境。
在餐饮服务方面,食堂每日提供早中晚三餐,菜品遵循“少油少盐、清淡适口”的原则,每周更新菜谱并随季节调整。比如,夏季推出丝瓜黑木耳炒蛋、绿豆芽炒韭菜等清爽时令菜,还会搭配银耳汤、绿豆汤等消暑饮品;秋冬则推出红烧萝卜块、山药炒肉片等滋阴润肺、健脾养胃的菜品,以及鱼头汤、排骨萝卜汤等营养炖汤。
除了提供堂食外,食堂还为全镇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送餐服务。8元一份的套餐,两荤一素一汤,营养均衡、价格亲民,深受老人欢迎。而无论是堂食还是配送,食堂对于食品安全环节始终毫不松懈,从食材采购、食品加工到餐饮具清洗消毒,每个环节严格把控,全力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此外,食堂还推出多项暖心举措,每天提早午饭开门时间、夏季提前开启空调,切实提升老人的用餐舒适度。此外,60岁以上老人还能享受8.5折优惠,让老人感受到专属关怀。
走进城桥镇社区长者食堂,内部宽敞明亮,功能分区明确。就餐区、选餐配餐区、餐具回收间等区域一应俱全,既满足了市民们的用餐需求,又确保了食品安全和卫生。
上午10:30,食堂开始热闹了起来,陆续有居民前来用餐。窗口内,清炒藕片、鱼香茄子、红烧排骨、百叶结包子、狮子头……菜品琳琅满目、色泽诱人、香气扑鼻。据介绍,食堂每日都会推出数十种菜品,单价从三元到三十元不等。常来就餐的唐老伯笑着说:“价格实惠,二十元左右就吃得挺好,离家近、味道好,像红烧肉、狮子头等菜,我经常点。”
自去年开业以来,这家食堂凭借“口味好、价格优”圈粉无数,不仅周边老人常来,还吸引了白领、快递小哥群体,每日客流量约600人。“我们食堂专门设置顾客意见簿,厨师长定期查看并采纳合理建议,及时优化菜品,以贴合市民的口味需求。同时,我们还为老年人、快递从业者群体提供优惠补贴,让大家吃得更实惠。”食堂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化升级与环保理念的融入让食堂的服务品质再上一个台阶。食堂引入智能计费系统,市民只需将餐盘放入指定区域,2-3秒即可完成收费,既省时间又提效。今年,食堂还获评“无废长者食堂”,通过推出“半份菜”“半份饭”,引导大家按需取餐,这样既能避免浪费,又能让大家吃到更多样的菜品。不仅如此,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经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合作社蔬菜种植,真正实现“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的循环。
两家食堂用藏在细节里的用心,不仅成为社区里的“暖心厨房”,更成为崇明区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传递民生温度的生动缩影,为全区社区长者食堂提供了可复制的优秀范本。
记者:范立
摄影:范立,黄玗洁、曹龚梅(堡镇基层新闻官)
编辑:陆海华
责编:朱竞华、顾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