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垃圾堆积、拾荒者常驻,看杨浦这个街道如何刚柔并济解民忧→

转自:上海杨浦 2025-10-14 14:33:14

社区环境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健康与生活质量。随着社区整体建设、优化美化持续深入以及居民素质的日益提高,居民们不断地享受着干净与整洁带来的美好。但在此之中,街边的拾荒者在谋生的同时,也为垃圾分类助力。看似百利无一害的行为,却随着社区内瓶瓶罐罐“小山”的出现,让不少人犯了难……

近期,有市民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来电反映大桥街道辖区内某道路旁有拾荒人员长期逗留,且携带并堆放着大量废品,致使该区域环境卫生不仅状况堪忧,还对周边商铺及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进行处置。

在接收工单后,大桥街道城运中心即刻电话联系市民,初步了解情况并明确其诉求,同时派遣距离事发地最近的属地居委干部前往现场,对情况进行确认。

在市民反映的街面区域内,工作人员发现已有不少收集装袋的瓶瓶罐罐堆积在过道内侧,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而以长木桌隔开的外侧区域则是以各式塑料袋填满的生活垃圾,一台共享单车也“遭了殃”,成为挂载垃圾的平台。拾荒老人在内侧,该区域散发着食物腐败混杂而成的刺鼻气味。天气炎热,垃圾堆杂不仅散发难闻气味,更引起蚊虫孳生,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这期间,不少往来市民与附近商家都主动上前反馈该情况——老人虽有家人,但长期习惯性流浪,以卖废品为生,并在几周前于此常驻。而自其堆物起,市民往来通行与周边商铺营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明确现场情况后,为第一时间获取老人信息,并避免其因长期处于室外区域,身体出现异样,居委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展现出了高度的耐心与责任心,积极尝试询问老人的居所及身体状况,倾听其诉求,尽管未能有效沟通,但成功获取到个人信息。随后,工作人员为其立即清理一处室内空间,作为临时休息。

后经城运工作人员核实,该老人的户籍地与居住地已确认为临近街道辖区,但并未能与其家属建立联系。鉴于老人精神、身体状况不佳,为保障其安全,居委干部为其提供救助指引,并联系了杨浦区救助站。然而,老人因个人原因,拒绝了帮助,明确表示不愿前往。

由于长时间未能成功劝离拾荒老人,地面清理无法照常进行。鉴于此,在场工作人员全方位汇总该处点位勘察情况,并立即召开专题推进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联合整治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既要做到彻底清理,防止再有异味影响居民生活,也要为老人提供合理的补偿,做好安抚工作。

当日,街道管理办联合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队、环卫作业队、城市中心等多个相关部门对该点位共同开展了一次联合整治。行动中,工作人员依据现场废品数量给予其额外的生活补助,并承诺行动结束后帮助其返家。环卫作业队则专门调派了一辆清运车,为现场清理作业提供清洗及承载方面的帮助。另一边的工作人员对各类垃圾进行临时分类,并筛选出湿垃圾与腐坏污物及时完成隔离、转移,随后立即完成清运,避免二次污染地面、异味扩散。

最终,持续近一个小时的清理作业让原本被各类垃圾占据的半面墙体焕然一新,从源头彻底清除了“问题病灶”,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心头难事。该老人也在工作人员与民警的护送下安全来到户籍所在地居委会,并完成交接工作。

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后期电话回访,反映人对街道承办部门快速高效的处置以及无私助民表达了满意与感激之情。原本人人避而远之的街墙一角,如今商铺与行人秩序井然,恢复了原样。同时,也希望社区里的拾荒老人能够更多地得到大家关注,尽可能为有需要的他们拨通援助电话。

下一步,大桥街道将持续发挥部门联勤联动优势,不断提升社区内重点区域巡查管理力度,落实社区长效治理,持续加强对流浪人员的关怀与帮扶工作。同时,以部门间的紧密合作构建起和谐社区的坚固基石,并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沟通渠道,努力为居民打造一个安心、美观、和谐的居住环境。

文字 | 成佳佳

编辑 |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