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疗机构的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怎么办?”“恶意投诉没完没了,如何解决?”“还想再申请护理床位,是否可以?”日前,在静安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静安区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联合举办了“静新畅议”系列协调会——行业协会“社会医疗”行业专场活动,众多社会医疗机构代表与相关行业部门、行业协会代表等一起面对面交流,说说“掏心窝子”的话。
搭建平台:枢纽为网,行业为链,实现“对话零距离”
作为畅通新兴领域诉求反馈、推进裉节难点协调解决的特色载体,“静新畅议”系列协调会始终聚焦“两企三新”群体需求,坚持问需问计、共商共议、同题共答,也已经成功化解了不少“急难愁盼”问题。此次专场协调会创新模式,首次以行业为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枢纽作用,由区社联会、区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牵头,在前期走访、征求诉求、梳理议题的基础上,汇聚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两代表一委员”及综合、口腔、中医、医美、护理等类别社会医疗机构代表,围绕“行业发展”和“行业规范”两大议题,共破难题、共话“双向奔赴”。
静新畅议:诉求直达,精准回应,破解行业发展堵点
“社会医疗机构的青年医生,评先进、评职称、学习培训、权益保障,总觉得‘门路少’,也很难引进优质专家”“恶意投诉牵扯机构太多精力”“租赁到期要搬迁,流程较复杂,正常运营受影响”……在参观上海和睦家医院(静安院区),听取区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史列荣介绍全区社会医疗行业现况后,十余位社会医疗机构代表在交流中直言“人才培养引进难、投诉纠纷处理难、申请护理床位难、不再续约搬迁难、义诊活动开展难”等现实困难,这些心声精准锁定了社会医疗机构最迫切、最高频的诉求。
来自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卫生监督所等相关科室负责同志现场“把脉开方”,对各家问题诉求予以积极回应,并提出了如进一步健全“政企协”人才常态沟通机制、通过合规流程做好投诉的积极应对、结合“十五五”规划优化床位动态调整等指导建议。
现场的“两代表一委员”也表示,将从诉求中提炼出能转化成议案、提案或社情民意的“金点子”,持续深化“静新畅议”平台的辐射效应。
自律承诺:以内生动力筑牢医疗初心
规范发展既需外力推动,更靠内生驱动。会上,由区社联会、区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组建的“静新益家”健康服务团代表率先发声:上海和睦家医院(静安院区)承诺 “以专业守安全、以诚信传温暖”,上海新视界中兴眼科医院表态打造“行业规范标杆”,区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立下行业公约——依法执业不越界、医疗规范不打折、价格公开不隐瞒、安全运营不松懈,彰显行业协会引领行业自律共治、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的责任担当。
畅想未来:锚定社会医疗高质量发展方向
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认为,行业协会最懂机构的痛点,政府部门最清政策的落点,‘静新畅议’就是要让这两端精准对接,不绕弯、不缺位。
区委社会工作部表示,作为“搭台者”,将持续联合区社联会、行业协会打造多领域专场,实现“诉求提报—政策响应—结果反馈”全闭环,让“静新畅议”成为问题解决的“直通车”;协同合力再强化:行业协会有“感召力”,政府有“专业力”,两者联动,推动“点上诉求”转化为“面上政策”,实现党建强、发展强;品牌品质再提升:通过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机构自治”共治格局,把静安社会医疗做成民生服务的“金字招牌”,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有温度、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资料来自: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