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秋天的第一个养生局,请查收这份“三字经”

转自:徐汇通 2025-10-14 11:42:11

今年的上海,秋意姗姗来迟,但季节更替时的养生保养依旧不可放松。据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星秀站点医师李菲菲介绍,根据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内容,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平定的时候,天气劲急,地气清明,养生要顺应“收敛”之气,重在养阴、润燥、保肺、护脾。

入秋后气候干燥,首当其冲受影响的便是肺,此时饮食宜以“滋阴润燥”为主,可多摄入滋润食材,如梨、银耳、百合、山药、莲藕、荸荠等。梨有“百果之宗”之称,既能清热又可润肺,无论是冰糖炖雪梨还是秋梨膏,都是时令佳品(脾胃虚寒或血糖偏高者需酌情食用)。

雪梨银耳羹

晨起一碗温粥,也是秋日养胃的良方,百合银耳粥、山药粥、南瓜粥等都能温润脾胃。李菲菲提醒,糖尿病人群应控制摄入。饮品上,宜多饮温开水或蜂蜜水,少碰冷饮,以免伤及脾阳。

秋季可适当“增酸以养肝”,如苹果、山楂、柚子等酸味果品能收敛肺气、生津止渴;而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则应少吃,以防助燥伤阴,出现口干咽痛等不适。

面对民间流行的“春捂秋冻”之说,李菲菲解释道,所谓“秋冻”,讲究的是循序渐进、不过度。进入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颈部、腹部和脚部的保暖尤为重要,早晚外出时,备上一件轻外套最为稳妥。

作息上,应顺应“秋收冬藏”的规律,做到早卧早起,保证充足睡眠,让阴阳交替有度。秋季空气干燥,也别忘了调节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放一盆清水,保持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口鼻干燥与皮肤紧绷。

图片来源:千图网

秋天也适合做一些强度适中的运动,以动养身、以静养心,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需要注意的是,晨雾未散时气温偏低,不宜过早出门锻炼,切忌运动过度、大量出汗,耗伤阳气。

“自古逢秋悲寂寥”,情绪容易受到影响。李菲菲建议此时应注意让心神安宁,多与亲友交流,或外出赏菊、登高、听音乐、读书,让情绪舒展,心境平和。适当晒晒太阳,也能帮助调节心情、改善睡眠。

最后,李菲菲还总结了秋季养生“三字经”——

衣:慎秋冻,重保暖。

食:多滋阴,忌辛辣。

住:早睡起,保湿润。

行:缓运动,少出汗。

神:心态和,避悲秋。

记者:沈艺飞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