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一早,长海路街道佳木斯路315弄279号楼的居民们终于盼来了老房加梯开工的时刻。这是杨浦区首台沿街居民楼加装电梯项目,28户居民悬置三年的电梯梦终于照进现实。
需求增强居民齐心解决爬楼困境
佳木斯路279号楼是一栋7层沿街住宅,楼内老年居民占比高,上下楼不便问题长期困扰着住户。三年前,居民们曾提出加梯意愿,但因楼栋与小区围墙距离有限,不满足加装条件而被搁置。事情的转机是因为楼内高层一位孕妈妈,爬楼困难加剧,同时考虑到未来带孩子出行的需求,再次发起加梯倡议。这一提议得到了全楼居民的积极响应。重启加梯工作不仅关乎当前出行便利,更关系到未来生活质量提升。 开工仪式现场,两位居民代表激动之情难以言喻。尹阿姨年过七旬,是顶楼居民。曾因爬楼问题动了换房的心思,但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几年,生活习惯和邻里关系早已固定,不到万不得已实在不想搬离。“我就盼呀盼呀,盼了三年五年,看着人家加梯成功我非常羡慕。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了,圆梦了。”尹阿姨说。 “我是去年买房买到这里的,虽然我还年轻,但是照顾小孩还要靠外公外婆,所以邻居们一说加梯,我马上配合。后面我妈妈来我家方便很多。”居民颜女士告诉记者。
多方协作突破沿街加梯难题
作为沿街多层住宅,佳木斯路279号加装电梯面临三大技术难题。 楼栋与围墙距离狭窄,常规加梯方案中基础筏板会超出小区红线。现场开挖还发现老房原始基础较浅且与图纸不符,原有桩基更是阻碍了新桩基施工。施工需破除并恢复围墙,涉及多家管线单位的交底和路政部门的掘路申请。此外,架空线距离居民楼较近,施工搭设脚手架缺乏足够作业距离。 项目设计效果图 在长海路街道城建中心牵头下,设计公司、代建单位、居委、物业多次实地勘察,协商推出创新解决方案。设计公司通过数次技术调整,将北侧外扩筏板严格控制在红线范围内,并保证围墙落于筏板基础上。设计师通过提高首层候梯厅地面标高,满足基础筏板与老基础的叠合厚度及基坑深度要求。采用引孔打桩技术成功避开原建筑桩基,避免造成破坏。设计还预判到加梯后该单元将形成“尽端式单元”,规划了279号居民通过小区西北门入户的动线,同时保证同楼栋其他住户正常出入。 项目施工现场 项目负责人杨鹞告诉记者:项目的第二个难点在于管线复杂。前期由交警部门牵头,联系管线单位进行现场交底,最终确认施工范围内的人行道下无管线,施工范围内的架空线为低压管线,在施工中我们将进行套管保护。 佳木斯路315弄279号加梯项目的破土动工,标志着杨浦区沿街居民楼加装电梯实现“零的突破”,更多居民早日享受“一键直达”的便利。
资料:上海杨浦
来源:上海杨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