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这个老小区为65岁+老人设地面车棚,还挖潜出乒乓室、健身房→

转自:上海虹口 2025-10-14 08:55:38

现在买个菜回来,停电瓶车不用推到地下去了,充电也方便了。

近日,家住嘉兴路街道金殿苑小区的刘老伯,指着小区内专供65岁以上老人使用的地面车棚告诉记者。

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飞线充电等曾经是不少小区的“顽疾”。随着近年来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市民们安全意识的提高,这些隐患逐步得到解决。

然而

电瓶车“停在哪里、到哪里充电?”

成了不少居民

心中的疑问

金殿苑小区自2000年初全面入住以来,已有25年历史,现有住户161户,常住人口近500人。作为一个仅有1栋24层高层和2个门牌号多层建筑的小型社区,限于物业费标准低、公共收益来源单一,小区长期以来存在设施老化、管理滞后的问题。

在庆阳居民区党总支的推动下,金殿苑小区业委会完成改选,5名成员中有4名党员。业委会以党建引领,促进“三驾马车”形成合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了解到居民们有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的需求后,业委会想到小区内一处长期闲置的地下室。由于未被合理利用,这处700多平方米的空间一直被业主的旧家具、装修废料占据。

为了充分利用这处空间,在居民区党总支的支持下,由“三驾马车”共同张贴公告,明确限期清理无人认领杂物。清理过程中,居委会和业委会全程监督、维持秩序,最终清理出这片室内空间。

在随后的地下室更新过程中,台阶式楼梯改造成方便电瓶车上下的斜坡,又在门槛处加高地面、搭建斜坡。同时在街道的指导下安装充电装置和消防设备。最终,原本闲置的空间成了方便居民停放电瓶车的空间。

随着时间推移

业委会发现

小区内的电瓶车数量持续增加

此外

老年人推着电瓶车

进出地下车库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非机动车停车管理优化方案被提上日程。“三驾马车”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将金殿苑小区内的非机动车停车位进行了划分,实行“凭牌入位”的车位管理模式。

在小区院内一角落搭建非机动车停车棚,专供65岁以上老人使用,免去其下楼的安全隐患,需凭物业发放的蓝色停车牌方可停放。

地下车库右侧区域是65岁以下业主使用,凭绿色停车牌停放。地下车库左侧区域供出租户、快递员、外卖从业者等群体停放,凭橙黄色停车牌使用。

小区路边增设带车棚的临时外来车停车点,配备10个充电桩,供钟点工、探亲访友等临时停放。

作为老旧小区

金殿苑还存在

内部设施老化的问题

业委会坚持

“精打细算、自力更生”

努力提升小区面貌

通过“三驾马车”的号召,小区内一批有专业能力的业主志愿者、维修工和物业公司休班职工组成志愿者队伍,把小区里的路灯和楼道灯进行了改造。采购灯具时,业委会先在网上查型号、比价格,再由施工队和业主代表整批采购,让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

志愿者们还自己动手粉刷,推进社区美化工程。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小区中这栋24层居民楼的电梯厅顶面、墙面,楼道、外墙全部刷新。

近期,业委会还牵头对小区正门门头进行了改造美化,醒目的“金殿苑”字样,让这个老旧小区更显靓丽。

此外,小区内还进行了公共区域整合,为居民们增设了娱乐场地。乒乓室、健身房、卡拉OK室……这些活动场所中的器材都来自居民们的闲置物品。如今,居民们茶余饭后打乒乓、练瑜伽、唱卡拉OK,小区里更有生活气息了,居民们对社区的归属感也越来越高,小区近几年物业费收缴率都达到100%。

近年来,嘉兴路街道各居民区党总支以党建引领积极挖掘、发动社区能人达人,持续壮大社区自治力量,为老旧小区生活品质跃升注入“新动能”。

记者:季志平

图片:季志平、嘉兴路街道

编辑:季志平

别宅了!这些虹口老建筑,你去过多少?
跟着影视剧,穿梭虹口街头~
免费入场!白天逛集观演、入夜赏灯看“画”→
北外滩,何以二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