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做好这几件事,血管斑块便可缩小

转自:上海杨浦 2025-10-13 19:54:34

日常生活中

有个看不见的健康隐患

隐藏在我们身边

它就是血管内部的“斑块”

你是不是以为

血管一旦长了斑块

就只能越来越严重?

一项科学研究表明:

动脉斑块可以控制

甚至还有可能使其变小!

一起来看!

01

哪些因素易导致血管长斑块?

斑块主要由脂质、结缔组织以及血液中的其他固态物质构成,附着于血管内壁。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斑块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们不仅是血管中的“障碍物”,更是心脏病、脑卒中等重大疾病的“先声”。一旦斑块体积增大或发生脱落,便可能阻碍血流,甚至造成血管完全阻塞,从而诱发严重的健康问题,乃至导致猝死。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高脂饮食,不仅为斑块提供了“建材”,还持续刺激着血管壁,让各种脂质和其他物质越积越多,形成斑块。
高血压高血糖这两个“无声杀手”也在幕后推波助澜,使得血管壁受到更多的压力和损伤,为斑块的形成提供了“肥沃土壤”。
长期吸烟更是一大杀器,它不仅可以改变体内脂质代谢,使得斑块原料增多,还能影响血压和造成血管壁损伤。
此外,家族中如果有人患心血管疾病,那么你也可能有更高的风险

02

研究发现血管斑块能变小

有研究团队通过对3471名40至55岁人群长达6年的跟踪发现,积极干预生活方式,真的可以让血管斑块缩小通过研究发现:
  • 血管斑块会发展近三分之一(32.7%)的人血管里的“垃圾”变多了(斑块发生进展)。其中17.5%的人是长了新“垃圾”,15.2%的人是旧“垃圾”变大了。

  • 两个最重要的“坏”分子:对于已发现血管斑块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人来说,较高的“坏胆固醇”(LDL-C)是导致新长斑块的最关键的危险因素;吸烟是导致斑块发生和恶化的“头号帮凶”

  • 斑块真的可以“缩小”:在原本就有动脉斑块的人中,有8%的人实现了斑块的缩小。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往往与吸烟较少、“坏胆固醇”控制得更好,且纤维蛋白原水平较低等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一条“单行道”。特别是对于中年人而言,如果动脉硬化程度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水平较低,可以通过合理干预,积极控制风险因素,来实现缩小斑块。

03

做好这些事,给血管“洗个澡”

如何才能让动脉斑块缩小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保持健康饮食

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血管斑块形成的基石。在膳食中,应优先摄入富含纤维的新鲜蔬果与全谷物,同时严格控制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胆固醇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此外,减少烹饪用盐和调味品的使用,也是维护血管健康的重要举措。

■ 远离烟草

不吸烟、远离二手烟,才能避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血管的损害。

■ 坚持适量运动

保持规律适量的运动,同样是预防斑块形成的基石。诸如快走、慢跑、游泳与骑自行车等有氧锻炼,能够有效提升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并加速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代谢废物。

■ 维持健康体重

体重超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风险因素。将体重指数(BMI)通过合理的饮食与运动维持在18.5至23.9的理想区间,能有效减轻血管所承受的负荷。

■ 保持充足睡眠

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低下会加剧细胞炎症反应,而该炎症正是诱发动脉硬化的关键诱因之一。坚持每日早睡,能为血管提供充分的休息与修复机会,使其恢复活力。

■ 管理心理情绪

长期精神压力是导致血压升高和血管损伤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练习瑜伽、正念冥想、深呼吸等方式主动减压,维护情绪稳定。

■ 积极控好“三高”

“三高”患者必须将控制病情作为预防斑块进展的重中之重。需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严格遵医嘱用药,将各项指标持续维持在理想范围内。

■ 定期体检随访

定期接受专业体检(如血管超声),能够及时发现血管的潜在病变。坚持随访便于医生根据情况调整干预策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资料 | 央视新闻

编辑 | 查艺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