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市规划资源局印发《上海市规划资源领域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区规划资源局迅速组织各科室认真学习,局相关科室会同区确权登记中心对标优化不动产登记协同服务,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与项目审批衔接工作,积极实践、通力协作加快推动“交地即交证”服务,助推企业建设项目跑出“新速度”。
改革见效 从“探索”到“常态”的阶段跨越
近日,上海锦城祥置业有限公司在完成土地交付、缴清土地出让价款及税费的当天,同步领取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不动产权证书》(土地),这已是宝山区商品房项目的第6个“交地即交证”案例。目前,宝山区“交地即交证”服务模式已覆盖商办、工业、教育等多种土地供应类型及领域,近一年共完成“交地即交证”案例12个。这标志着宝山区“交地即交证”改革从探索试行阶段迈入常态化服务新阶段,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流程再造 从“串联”到“并联”的服务重构
“交地即交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实践,其核心是打破传统土地供应与不动产登记分段办理的串联模式,通过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并行预审、提前服务,将土地供应、规划许可、不动产登记等环节进行深度融合,确保在土地交付的同一时间,即可为符合条件的用地单位颁发不动产权证书,生动诠释了“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服务理念。
优势赋能 从“降本”到“增效”的多重增益
相较于传统线下办理模式,“交地即交证”优势显著,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是大幅压缩时间成本。将企业从拿地到获证的周期从数月缩短至“零等待”,大幅加快项目开发建设整体进度。二是优化行政审批效率。推动各部门信息互通、业务协同,促进了政府内部流程再造与服务效能提升。三是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强化土地供应与产权登记的衔接,从源头上保障产权清晰、维护土地市场规范。
后续,宝山区规划资源局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完善“交地即交证”常态化运作机制,聚集提升企业感受度,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走深走实,为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为宝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