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大连西路沿线实地走访。这三个路口均位于居民密集区域,西南小区、北郊学校等坐落其间,早高峰时段送学、买菜的居民络绎不绝。记者注意到,每个路口都新安装了机动车信号灯和行人过街信号灯,红绿交替清晰明了。车流有序行进,行人也不再踌躇不前,而是依灯停走,以往人车交错、互不相让的紧张场面不见踪影。
大连西路近曲阳路(西)西南小区门口
据虹口交警支队介绍,此次设置的信号灯周期统一为190秒,具体相位安排也经过精细测算:先放行大连西路直行机动车76秒,随后行人过街38秒;之后再次放行直行机动车40秒,最后行人通行36秒,目前高峰与平峰时段周期一致。虹口交管部门解释,这样设置是为了匹配大连西路——曲阳路、大连西路——密云路两个主要路口的信号协调,确保整条道路通行效率最优,避免“绿灯但走不动”的现象。
大连西路近曲阳路(东)北郊中学门口
“现在接送小孩放心多了!”正在北郊中学门口等待通行的居民刘阿姨笑着说,“以前这个路口车不让人、人怕车,特别是学生放学时特别乱。现在装了灯,大家按信号走,清清楚楚。”另一位住在西南小区多年的张先生也表示,“我每天从这走去超市,以前过马路总要左顾右盼等好久,现在有红灯绿灯,心里踏实多了。”
加装信号灯并非一时之举。大连西路作为虹口的一条交通主干道,早晚高峰车流量大,而沿线又遍布居民区和多所学校。此前,常出现“人抢车隙、车不让人”的现象,不仅影响通行效率,也存在安全隐患。明确路权、用信号灯规范通行行为,成为附近居民和虹口交管部门的共同诉求。如今,人车交替通行,冲突点大幅减少,道路安全性显著提高。
大连西路近密云路
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信号灯正式启用前,虹口交管就已做足“预热功课”。通过多次现场调研、数据采集,分析人车流量特征,并提前增派民警及辅警在这些点位执勤,引导车辆礼让、行人有序通行。这种“管理先行”的方式,也让市民逐步适应规则转变,为后续信号灯运行打下基础。
不止是大连西路,近期虹口区多个路段都在推进“小改小革”式的交通优化。例如北外滩地区的东长治路公平路路口,通过调整信号配时提升车辆转弯效率;曲阳地区的巴林路辉河路口也新装了信号灯,明确通行规则。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正一点点编织成更安全、更有序的城市交通网络。
记者:徐维晨
图片:徐维晨
编辑:徐维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