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千年雅音焕新声,嘉定学子再现传统礼乐盛宴

转自:上海嘉定 2025-09-17 22:33:11

编钟清越,编磬悠扬,古瑟泠泠……为迎接今年孔子文化节的到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雅乐团精心创排《大成殿雅乐奏曲》,携手学校舞蹈团与合唱团,共同再现儒家礼乐“诗、乐、舞”一体的千年雅韵,展现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古瑟典雅,竹篪幽深,虎坐鸟架鼓气势恢宏。今天(9月17日),记者走进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雅乐团的排练房,仿佛步入时空隧道,一场穿越千年的雅乐之旅在这里上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排练源自《魏氏乐谱》《碎金词谱》《风雅十二诗》等历代古谱的曲目,指尖流淌的每一个音符仿佛都在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

弹奏瑟的王欣甜告诉记者,自己与这件古老乐器有着特殊的缘分。拥有十几年古筝功底的她,第一次接触瑟就被其深邃的音色所吸引。“古筝通常有21根弦,而瑟有25根,音域更广,弹奏起来也更有难度。”王欣甜表示,虽然古筝和瑟的弹奏手法相似,但要从熟悉的简谱转换到古老的工尺谱,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更好地识谱,还原当时的乐器古韵,我们跟着老师一遍遍对照古谱。最后终于能看着古谱演奏出当时的乐曲时,这种感觉特别奇妙。”王欣甜说道。

在《大成殿雅乐奏曲》中,磬以其清越悠扬的音色,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演奏者汪彤对这件古老的乐器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她看来,磬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像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她得以透过清脆与浑厚的音色,与千年前的先人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磬上方的音色比较清脆,下方的音色则比较浑厚,这种音色很难用言语来形容。”汪彤轻轻敲击磬石,发出悦耳的声响。汪彤表示,作为打击乐器,磬的演奏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反复练习,用心体会每一处敲击位置的细微差别,才能掌握恰到好处的力度和角度,让这件古老的乐器发出最动人的音色。“希望通过我们的演奏,让更多人感受到国乐的独特魅力,体会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美感。”汪彤说道。

据介绍,《大成殿雅乐奏曲》源自明代朱载堉《乐律全书》,是典型的儒家仪式歌曲,曲风中正平和,节奏舒缓庄重。在古代,这首雅乐通常在帝王和太子主持讲经时,或是每年开学举行的祭孔大典中演奏,以其庄严典雅的韵律,表达对先师孔子的崇高敬意。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雅乐团总负责人随昕表示,本次《大成殿雅乐奏曲》曲目的创排,特邀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杨赛提供学术支持,让同学们能够系统地认识工尺谱、律吕字谱等古代乐谱。同时,乐团还邀请作曲家以现代审美对古曲进行创新改编,并充分利用乐团珍藏的复刻古乐器——包括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虎座鸟架鼓,复刻的马王堆古瑟,以及依据《圣门礼乐志·文庙礼乐考》复刻的明清文庙祭孔古瑟。

“我们联合舞蹈团和合唱团,力求完整呈现‘诗、乐、舞’一体的儒家礼乐表现形式。”随昕表示,“传统需要新鲜血液来传承,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古代乐谱和文学,将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出去。”

目前,雅乐团正在紧张排练中。此次孔子文化节期间,他们将于9月20日晚上7:45和8:10,在州桥老街为大家带来两场快闪演出,跨界演绎经典歌曲《青花瓷》与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欢乐歌》。

千年雅韵,古今交融,

不妨亲历现场,

聆听这场穿越时空的音乐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