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小朋友难免会感冒发烧、磕磕碰碰或肚子不舒服。这些小毛病虽不严重,但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引发不适,更有可能把小问题变成大麻烦。这时,一个家庭小药箱就能大显神通。
省流版
备什么:家庭小药箱里的药物用品不必贪多求全,应精简储备,实用为上,首选非处方药、儿童专用剂型。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重要、最常用的药物用品。
怎么用: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重点关注药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以及药物相互作用。
如何放:药箱内的药物建议按类别或用法(如内服、外用)分区存放,儿童与成人的药物也应分开存放。药物的有序管理也至关重要,应做到远离儿童、定期检查和妥善储存。
家庭小药箱里的药物用品不必贪多求全,配置应因人而异,可根据自身情况(如年龄、既往病史、好发疾病等)选择最重要、最常用的药物用品。如果不知道怎么下手,可参考以下分类:
发热感冒:退烧止痛药、止咳/消痰药、缓解鼻塞/流涕的药物等。
跌打损伤: 消毒药物、无菌纱布、创可贴等。
腹痛腹泻: 止泻药、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电解质补充剂(口服补液盐)、缓解胀气的药物、缓解便秘的药物等。
皮肤问题:缓解瘙痒/炎症的药物、抗感染药膏等。
过敏: 抗过敏药。
器械用具: 体温计、儿童喂药器(滴管或量杯)等。
家庭常备药应首选非处方药,这类药品通常经过长期安全性监测,疗效稳定,不良反应风险相对较低。另外,给小朋友用药最好选择儿童专用剂型会更加安全,剂量也更易把握。
药物说明书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重点关注以下信息:
药品名称: 核对药品名称。其中通用名代表有效成分,需特别留意,不要同时服用含相同有效成分的不同药品,避免过量中毒。
适应症:确认该药是否对症,切勿自行扩大适用范围。
用法用量:确认药物是否适用于小朋友的年龄和体重。给药应按照说明的时间、次数和剂量进行。
不良反应:了解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用药后若有严重不适的,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禁忌和注意事项:核对是否存在说明书中列出的不宜用药情况(如对成分过敏、患有特定疾病等)。
药物相互作用:如需使用其他药物,最好事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药箱内的药物建议按类别或用法(如内服、外用)分区存放,避免混放,儿童与成人的药物也应分开存放。
1. 远离儿童:
将药箱上锁或者放在小朋友看不到/够不着的地方,并教育小朋友认识药物的危险性,强调不可自行服药。每次用完药后,记得立即放回原处;如有儿童安全盖的,用完后记得保持瓶盖锁定。
2. 定期检查:
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药物和用品的有效期,如发现药物存在过期或出现变色、结块、异味等情况,应立即清理并及时补充。
3. 妥善储存:
药物储存应保留原包装和说明书,避免混淆。储存条件应遵循说明书要求:例如冷处(通常指2-10 ℃或2-8 ℃)、阴凉(不超过20℃)、凉暗(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10-30℃)。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 等. 儿童呼吸道感染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 [J]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3, 38(11) : 821-828. DOI: 10.3760/cma.j.cn101070-20230927-0023
/健康科普
供 稿:王正中
编 辑:胡逸欢
审 稿:罗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