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六年“捡”护!这对宝山“环保侠侣”跑着捡垃圾

转自:上海宝山 2025-09-17 15:24:43

在上海市宝山区淞南十村,有一对夫妇——沈斌和朱锦琴,他们因常年坚持“边跑步边捡垃圾”“边徒步边清山”的环保公益行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环保侠侣”。六年来,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实干精神,更用实际行动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因景生愿:从目睹不文明到萌发环保心

沈斌和朱锦琴夫妇一直热爱运动,尤其是马拉松和越野跑。在一次次的旅途中,他们反复看到矿泉水瓶、塑料袋等垃圾被随意丢弃在山林、沙漠甚至无人区。最令他们痛心的是在徒步时,亲眼看见野生仙鹤优雅踱步的同时,一阵风却卷来各色塑料垃圾,强烈的视觉反差让他们萌发了要为大好河山做点什么的想法,于是“边走边捡”这个简单却坚定的想法,成为了他们环保之路的起点。

双线行动:山野“无痕”与城市“顺捡”

他们将想法转化为持续六年的实际行动,在不同场景中践行环保。在山野徒步中,他们发起“无痕青山”公益活动,利用徒步周期中的一天专门捡拾垃圾,用蛇皮袋将塑料瓶、包装袋等带回营地分类处理。“无痕青山”并不追求规模多大,而是强调“谁有空谁参与,贵在行动”。目前的核心成员约50人,每次活动10人左右,都是在一次次徒步捡跑中结识的志同道合的伙伴。比如,今年在五台山的徒步爬山活动中,大家分别从5个入口进入,带着蛇皮袋,一边抬头一览大美山河,一边俯首捡拾垃圾。

在城市生活中,夫妻俩积极参与并推广“顺捡跑”,将跑步与捡垃圾结合,他们每周五晚固定参加7-8公里“跑捡”行动,手持垃圾袋和捡拾器,沿途清理路面垃圾。朱锦琴说:“我们本来就是跑步爱好者,把捡垃圾融入跑步,既锻炼身体,又美化环境,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此外,朱锦琴也是社区志愿者,退休以后,她常年投身社区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淞南十村,她不仅是环保理念的传播者,更是社区环境的守护者。每逢社区组织卫生大扫除、垃圾分类宣传或废旧物品回收活动,总能看到朱锦琴忙碌的身影。清理楼道杂物、擦拭公共设施、分发宣传手册,耐心向邻居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理念传递: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一座城

他们不仅自己坚持,更以行为感染他人。女儿在他们的影响下,养成“垃圾不落地、分类带回家”的好习惯。朱阿姨说:“我们捡拾的垃圾量其实很有限,但我们要做的是‘唤醒’。”她相信,每一次弯腰捡拾,不仅清洁了环境,更可能在路人心中种下一颗环保的种子。

夫妻俩都坚信“一个人可以改变一群人,一群人足以改变一座城”,环保不是空泛的呼吁,而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传递。从家庭到社区,从山野到城市,他们用点滴坚持唤醒着更多人对环境的敬畏与责任。

沈斌、朱锦琴夫妇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最持久、最真诚的方式,守护着他们深爱的城市与自然,用行动点亮环保之路,用坚持传递文明之光。他们的事迹,真正体现了“公益之心”不仅可以是帮助某一个人,也可以是帮助一片土地、一条河流、一座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