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岗的这一年,我将美术特色教育模式带进了安宁路幼儿园的课堂,也学到了他们以表演游戏为核心的特色教育方法,这种跨校交流,让我的教学视野开阔了不少!” 9月16日,在江川路街道庆祝第41个教师节活动暨“交大—江川”学区思政育人实践展示现场,2024学年交流轮岗教师代表景谷第二幼儿园教师顾爱美告诉记者,话语里满是收获的喜悦。当天,学区新一批23名轮岗教师也接过“香樟教师先锋队”的旗帜,开启了2025学年跨校轮岗教学的新征程。
已有近90名教师参与交流轮岗
“交大-江川”学区是江川路街道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共建的教育联合体,成立于2017年,学区整合区域学校教育资源,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并通过课程共建、师资流动、硬件共享等举措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闵行区唯一以高校领衔命名的学区,近年来始终以“交大引领,个性发展,江川沃土,共同成长”为发展理念,不断构建集群优质发展态势。
自2021年学区启动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以来,已有近90名教师参与其中。2024学年,学区还首次将教师交流轮岗扩展至幼教学段,开启了学前教育资源共享的新尝试。目前学区内教师轮岗已涵盖中、小、幼三个学段,基本覆盖所有学科教师,有力促进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教师交流轮岗不是简单的‘人员调动’,而是‘双主体提升、双受益共赢’的系统工程。”学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为确保轮岗实效,学区办始终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供需。同时,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全面掌握轮岗教师工作表现,既为教师成长指明方向,也为轮岗工作优化提供依据。
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开展教师交流轮岗,依托“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区域优势,“交大—江川”学区还积极深化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将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已打造出科学家院士课程、“匠心点亮校园”劳模课程、“碳”寻“大零号湾”等一批优质课程资源。未来还将继续挖掘思政资源,构建起特色化、层次化、立体化的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
当天活动中,师生们通过情景剧、亲子微论坛、诗朗诵等节目形式,充分展示了“交大—江川”学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育人成果。
思政育人成果展示
“在浩瀚的星河中,每一束微光都有力量。我愿做一束光,用思政课点亮孩子心中的灯。”香樟育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上海交大附属实验小学教师杨永茹动情地说。
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基础教育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多个单位在内的江川路街道教联体当天也正式成立,将汇聚学校、家庭、社会的磅礴力量,共同“护航”江川学子健康成长。
据了解,围绕江川路街道教育高质量发展“13579”行动战略,近年来“交大—江川”学区持续夯实教育基础,在闵中教育集团和交大附中(闵行)教育集团的支持下,先后建成22个名师工作室和8个学科中心组,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启智学校、文绮中学新校区今秋已正式投入使用,部分学校场地和校舍在暑期完成修缮焕新,再加上大零号湾图书馆、体育活动中心等一批高品质城市空间的相继建设完成,为江川教师和学子营造了更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