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
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将在
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拉开大幕
今天,小体将继续为大家讲述
珍藏在上海体育博物馆里的赛艇往事
在上海体育博物馆内
珍藏有一块
1959年第一届北京全运会赛艇第一名奖章
奖章绶带设计简洁
配备别针,方便佩戴
奖章正面画面主体是一位跑者
代表着永不停息的体育精神
背面是比赛项目和名次
记录着每位获奖者的功勋
这枚奖章的获得者是上海赛艇运动员金尧圭
小体OS:没想到吧?这枚奖章的背后藏着一场“不安分”的大冒险!
1953年,在上海市政府从英国人手中
接管上海划船总会之后
由山东路体育场具体管理这个组织
利用业余时间前往山东路体育场
教授体操的程骏迪每天望着这些新奇的船艇
出于好奇,便喊上同样水性好
也有划中国传统船只经验的业务股长王炳耀
又说服了船库保管员曹德钧
在那年夏天的一个凌晨
开启了一场属于年轻人的“大冒险”
20世纪50年代的船艇
他们悄悄地把一条赛艇放进苏州河
结果第一次上去就翻了船
那一天,不知翻了多少次船
喝了多少河水,但他们毫无放弃的念头
两周之后,就可以把赛艇划得有模有样了
新中国第一批赛艇人就此开始成长
后来,这三人成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赛艇教练
1954年,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
(上海市体育局前身)正式成立
自那时起,划船运动就由上海市体委直接领导
自1956年国家体委宣布开展赛艇运动以来
上海赛艇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1957年,上海赛艇运动员在黄浦江上参加上海市划船锦标赛
上海赛艇的第一次腾飞是在1959年
当年9月中旬,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
因场地等一系列因素
赛艇项目的角逐于8月23日在武汉东湖提前上演
即便是乘船前往武汉的途中
上海队的运动员仍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船上时做引体向上、俯卧撑、蹬腿等训练
当船只停靠码头
就利用这一短暂时间在码头上进行长跑
教练员和队员们到了武汉才发现
自己要面对的不仅是来自全国各地好手的竞争
还有“火炉城市”夏日动辄超40摄氏度的高温
“晚上睡不着、吃饭吃不下,
有人就索性睡在浴缸里,
也有人把床搬到了马路边”
在程骏迪的回忆里
那个年代的运动员从来不会被艰苦的条件打倒
即便夜里热到头昏脑涨
仍坚持去东湖练习
自己没有船艇就走十里路去借
要是借不到赛艇就借舢板来划
高温阻挡不了上海队争胜的决心
首届全运会赛艇比赛
上海队囊括了全部4枚男子项目金牌
并摘得女子单人双桨金牌和
女子单人、女子八人艇银牌
1959年,上海赛艇运动员(前排左起)谭忠杰、周惠勤、孙嘉祥、(后排左起)金尧圭、董宏谋在第一届全运会上获得男子四人单桨有舵手冠军
1959年,上海赛艇运动员陈士麟、廖崇先、吴怀益(从左至右)在第一届全运会上获得男子双人单桨有舵手冠军
1959年,上海赛艇运动员刘德宣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夺得女子单人双桨金牌
作为教练员兼运动员
程骏迪在单人双桨项目中以绝对优势夺冠
晚年时的程骏迪回忆自己与上海赛艇的往事
上海赛艇为何总能一次又一次创造优异成绩?
一位上海队运动员当时的回答是
“比赛时好像所有上海市民都在看着我们
浑身都有了劲,就咬紧牙关冲到底了”
小体OS:一个人的背后凝聚着一座城的力量,这大概就是上海赛艇的制胜关键!
相关链接:
在黄浦江上“划水”是种什么体验?
收到一条来自1921年的新消息:同学,速来运动场!
鲜血与微笑、狠话与拥抱,我们为何热爱UFC?
举起相机!动!起!来!
有底的篮筐?最早的篮球竟然是这样打的!
来源:《艇进上海——上海赛艇运动百年纪事》
编辑:李纬、吕剑波
审核:刘智恒
点击上图小程序
小体推荐
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合同示范文本发布,首批782家门店和场馆率先签署承诺书
为一场赛事赴一座城!2025年,跟着赛事游上海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