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上海咖啡大师赛颁奖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来自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杨露森、何丽梅、熊劲芳3名选手,身着民族服饰斩获“优秀选手”荣誉,其中普米族选手熊劲芳还凭借特色展示,获得“最佳形象奖”。这一佳绩,是浦东怒江东西部协作“沪滇同行,咖啡之路”项目的新成果,标志着两地帮扶从咖啡人才培养,向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升级。颁奖仪式上,来自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3名选手身着民族服饰斩获“优秀选手”荣誉24岁的杨露森来自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与咖啡结缘仅一年多。“此前在公司见师傅用咖啡机,一下子就迷上了,之后自学并入职当地精品咖啡店,如今已是分店负责人。”杨露森说。虽未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但他在今年8月怒江咖啡技能大赛暨上海咖啡大师赛云南赛区选拔赛中夺冠,拿到决赛入场券。何丽梅是怒江希尔顿花园酒店工作人员,3年前就参加过沪滇合作咖啡培训营。此次赴沪,她目标明确:“向专业人士学习,更要展示怒江咖啡的特色。”熊劲芳接触咖啡不足2个月,却是致力于传播怒江文化的创业“网红”,她坦言,能让少数民族的咖啡梦想飞到上海,特别自豪。为备战决赛,3名选手提前赴沪,在上海实训基地冲刺,还特意带来怒江特色食材,为创意特调环节做准备。作为“沪滇同行,咖啡之路”项目参与方,怒江州商务局长期在当地开展咖啡培训,并增设培训点,让更多人掌握从业技能。此次选拔参赛选手,合作方上海凯达学校有更深考量。“云南赛区选拔赛有130多人参赛,我们选了咖啡、餐饮、宣传领域的3名选手,不仅培养人才,更想借大赛推广怒江咖啡与文化。”指导老师熊飞说。决赛现场,三人的民族服饰成独特风景。熊劲芳推出特调“火塘酥咖”,将酥油茶融入咖啡,还以歌唱展示民族风俗,最终拿下“最佳形象奖”。如今,浦东新区与怒江州的“咖啡帮扶”实现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双向赋能,为怒江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据悉,“沪滇同行,咖啡之路”项目持续推进,深化沪滇咖啡产业人才培养与产业融合互动。怒江州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怒江咖啡产业进步显著:“咖啡店、销售主体增多,在政府支持下,种植合作社还建起规模化咖啡体验中心。我们除了培训人才,也帮他们推广咖啡与特色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