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怕冻裂,夏季怕断水,水质怕发黄,这“三怕”曾是嘉定农村用水难的真实写照。裸露在外墙的老旧水表,不仅成为农村用户生活的“堵点”,更是供水服务一体化进程中的“断点”。2025年,嘉定区水务局以农村供水提升为抓手,结合水表周期轮换,将农村水表“挂改埋”(挂墙式改为地埋式)作为破解农村供水难题的突破口。截至7月,全区已完成2373户农村用户水表改装,交出了一份惠民生、保供水的亮眼答卷。
一
从“墙头”到“地头”
民生痛点倒逼升级
农村挂墙式水表长期暴露于室外,冬季低温导致冻裂、冻堵频发,夏季高温加速老化,智能化管理更是无从谈起。地埋式水表通过“地下埋藏+双重防护”设计,不仅解决了防冻抗寒的问题,更以智能远传功能支撑精准计量、高用水量提示等便民服务,这一转变,既是基础设施的物理升级,更是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的治理理念革新。
二
多维度发力
打造示范样本
嘉定供水企业以“全域覆盖、智慧升级、精准服务”为目标,构建了系统性改造体系。在徐行镇、华亭镇农村地区,通过将水表及阀门埋入地下专用表箱,加装保温套并建立电子档案,实现“一表一码”精准管理。通过智能远传水表,实现用水量异常自动预警,为漏损控制提供数据支撑。结合常态化巡检,及时发现并更换破损保温材料,确保供水设施设备稳定运行。在冬季寒潮期间,供水企业备足水表、阀门等物资,确保用户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在民生服务的精细化管理进程中,一个小水表,正悄然发挥着大作用,成为撬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支点。通过水表更换,做到供水问题“未诉先办”,有效控制工单增量。截至7月,12345工单数量同比下降3.08%,供水企业服务热线数量同比下降10.83%。数据的下降,充分体现了“未诉先办”工作模式的有效性,让农村用户切实感受到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效率,为提升郊区农村供水服务提供了宝贵的“嘉定经验”。
嘉定区水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