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闭幕,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展品数和首发新品数均创新高。4天会期里,这场年度科技盛会描绘了一幅人机共生的未来图景,展现了科技如何从宏大叙事走向日常生活。
当金融科技遇见人文
会场里套着保安服满场巡逻的是机器狗;厨房里颠勺的机器人把炒好的红烧肉倒进盘子;老人穿戴着助行外骨骼轻快地走动;按摩床上,机械手臂正在模拟中医手法给患者做理疗;集“急诊室”“名医馆”于一体的“AI诊室”AQ,正在模仿真人医生看诊思路,循序渐进引导用户提供更准确的信息,给出针对性建议……
1万平方米科技展览区和5000平方米科技集市,成为本届大会展示科技与生活的未来试验场,首发和首展50多项科技新成果预演了“人机共生”的未来。
这些仿佛来自科幻世界的场景,构成了一幅幅大会最具温度的画面。在各个论坛和以“90后”“95后”为主力军的创新者舞台上,可以频频遇见来自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未来学、艺术等人文社科领域的面孔与声音,带来丰富的人文态度与跨界视角,让这个本属于金融与科技精英的舞台,充满了各种人文细节和科技温度。
此外,16位院士和图灵奖得主领衔全球科技和商业领域550位嘉宾,在大会期间呈现45场精彩论坛,吸引6.1万人次现场参会,2000多万人次线上观看直播。大会促成32家初创企业与八大投资机构“握手对接”,206家企业参加产业对接会并在现场达成超40个合作意向。
年轻力量“接棒”科创主场
“真正让AI落地干活,现在还在大规模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对我个人而言,这个时代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在外滩大会主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对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一代说,“忘记过去的经验,学习当下最新的知识,全力拥抱新时代。”
2025外滩大会,年轻科创人才的密度再一次刷新。数据显示,为了挖掘青年科创技术人才,今年外滩大会设置了一系列AI科创赛事,举办了“人工智能硬件科创大赛”“AFAC金融智能创新大赛”和“2025·全球AI攻防挑战赛”等活动,吸引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万名科技青年报名参赛,其中“00后”占比超过一半。
“今年大赛充分体现出青年科技人才对金融场景的理解与快速的技术迭代能力,为金融场景带来跨学科、跨领域、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AFAC2025大赛组委会主席尹俊说。
外滩大会已连续3年举办科技人才招聘会,今年招聘岗位数较去年增加了50%,超过6成企业发布AI岗位需求。聚焦人工智能、互联网、具身智能、金融等领域,阿里云、美团、淘宝、蚂蚁、小红书等50余家企业提供了1500多个社招和校招岗位,1万余名求职者现场与用人企业面对面交流并投递简历,企业现场收集简历数达6500余份。
“科技人才招聘会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的专业性与大会的产业影响力深度融合,凭借专业的服务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双向奔赴’的坚实桥梁。”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林华表示。
三大亚洲顶级金融科技盛会聚首上海
今年外滩大会举办了设立以来的首个全球主题日,邀请新加坡金融科技节的主办方——Global Finance & Technology Network(GFTN)与香港金融科技周主办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InvestHK)展开对话与合作,实现了三大亚洲顶级金融科技盛会第一次聚首上海。
尽管同处亚太地区,在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上,上海、香港和新加坡三个地区各具特色。Global Finance & Technology Network(GFTN)论坛联席首席执行官 James Boey表示:“我们期待深化与上海的合作,也欢迎中国金融科技从业者深度参与,与全球的思想和创新碰撞交流。”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InvestHK)金融服务及科技、可持续发展环球总裁梁瀚璟看来,香港作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及“超级联系人”的独特优势,可以帮助内地优秀企业“借港出海”,“外滩大会搭建了极具价值的交流平台。”
今年外滩大会还邀请到了美国、新加坡、以色列、英国、德国、印度尼西亚、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国际嘉宾与会。大会的国际化水平背后,是上海作为金融科技中心在全球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4)》显示,上海已连续两年在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总体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正如印尼领军支付企业Dan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Vince Iswara参会期间曾表示:“很多数字支付创新都起步于上海,这里是全球数字科技企业,特别是新兴市场创业者的向往之地。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创新仍然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