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是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破题之钥”,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坚持党建引领,实行专项行动,是着力破解物业治理“老大难”问题的有力举措。4月底,全区召开了嘉定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推进会,下发了《嘉定区关于开展2025年度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拟通过建组织和建机制同推、党建引领和行业管理联手、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并重等举措,全方位加强党对小区治理的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区善治的生动图景。6月27日起,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家事·大‘嘉’办”系列报道,蹲点报道部分街镇、小区的经验做法。
“以前早晚高峰出门,小区门口的曹浦路堵得水泄不通。现在好了,划了禁停线、装了隔离栏,道路通畅多了。”近日早高峰,安亭镇墨玉社区向阳别墅小区居民罗玉兰看着有序通行的车流感慨道。这个地处上海安亭与江苏昆山花桥交界的“跨省小区”,终于告别出行安全隐患,这一切的改变,源于社区党支部牵头的一场跨域治理实践。
敏锐捕捉民生痛点
迅速吹响攻坚“集结号”
向阳别墅小区建成于2010年,两个出入口分别位于曹浦路和蓬青东路,恰好处于嘉定安亭与昆山花桥的行政边界线上。随着周边商圈发展、人口流入,近年来小区门口车流量大幅增长,违停车辆占路、机非混行等问题越发突出。“小区门口经常有违停轿车,居民骑车外出时被违停车辆遮挡视线,很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小区党员顾永元回忆道。
墨玉社区党支部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居民对出行安全的担忧。“民生问题不能等,尤其是涉及安全的事,必须马上办。”社区党支部书记黄伟明说。今年5月初,社区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支部委员带队,组织党员分组开展“蹲点调研”——每天早晚高峰时期在小区出入口记录车流数据,收集居民意见,最终梳理出“车辆违停占路”“机非混行风险高”“跨区协调难度大”三大核心问题,并明确了“党员带头、多方联动、跨域协作”的解决思路。
凝聚多方治理合力
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
“苏师傅,曹浦路又有违停车辆,人行通道都堵住了。”清晨,网格员苏志康接到居民电话后,3分钟就赶到现场。作为社区“融合型网格”的骨干,他的微信置顶了“物业、民警、城运队员”快速响应群,发现问题后,能第一时间联动相关力量处置。
为了让治理更高效,社区党支部启动融合型网格工作机制,联合物业、社区民警、城运队员组建“问题解决班组”。网格员每天将路口交通状况、违停次数等信息记录在册,每周四召开网格治理联席会议,邀请物业、居民代表共同商讨方案。
物业建议在早晚高峰加派2名保安疏导交通,居民代表则提出希望在小区门口画上禁停线,通过多轮讨论,大家最终达成共识:先由物业加强巡逻劝离违停车辆,社区民警增加执法频次,城运队员统计车流数据,为后续硬件改造提供依据。
打破行政区域壁垒
架起长三角协作“连心桥”
“光靠疏导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划禁停线、装隔离栏,还得两个地区的部门一起点头才行。”黄伟明在调研中发现,曹浦路和蓬青东路的产权划分涉及上海、江苏两地,单纯靠社区或单个区域的力量,无法完成硬件改造。
为此,社区党支部主动对接安亭-花桥-白鹤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办公室,递交了包含车流数据、居民诉求的书面报告。在长三角一体化办公室的协调下,一场跨区域协作迅速展开。黄伟明多次带领工作人员前往昆山花桥,与花桥交通、城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实地踏勘,从交通规划、执法标准等方面反复沟通。
经过3次联合踏勘、两轮方案修改,两地最终达成共识:在蓬青东路、曹浦路段共施划25米黄色禁停线,在曹浦路小区门口安装140米机非隔离栏,并保留2处临时上下客区,兼顾通行效率与居民便利。“以前总觉得跨区办事难,这次发现只要大家目标一致,行政壁垒是可以打破的。”黄伟明说。
如今,向阳别墅小区门口黄色禁停线清晰醒目,机非隔离栏将行人和车辆分流得井然有序。黄伟明表示:“民生问题无小事,哪怕是一条线、一段栏杆,只要能解决居民的‘烦心事’,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