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从“被动接诉”到“主动治理”,看青浦这个街道如何巧解难题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9-02 16:28:43

2025年以来,盈浦街道盈新综合网格聚焦12345市民服务热线 “降投诉、提效率、增满意” 目标,通过 “主动发现、分类处置、专业赋能” 三维发力,构建全链条治理机制,实现热线工单 “量减质升”。今年2月至8月中旬共受理工单718单,整体呈下降趋势,问题解决率达99.3%,居民满意率稳步提升,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主动发现筑防线:

从 “被动接诉” 到 “靠前治理”

“以往是居民投诉了才去解决,现在我们通过‘巡查+扫码’,不少问题没等投诉就化解了。”盈新综合网格负责人吴虹介绍,网格打破“坐等工单” 的被动模式,组建“网格员+ 专业执法队”治理梯队,推行“日巡+夜查”错时巡查制度,覆盖辖区商贸体、居民区、主次干道等重点区域,同时在3个商贸体及各村居宣传栏张贴盈新网格码,居民通过扫码即可反馈诉求,实现“你扫我办”的前置处置。

2025年年初,网格队员在漕盈辖区盈港路门店巡查时,发现门店二楼有飞线,而且飞线一头通往绿地草坪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网格获知后立即对接青浦区信息协会,通过协会召集四大运营商实地“会诊”,仅用2天就完成飞线整治,消除了安全风险;在汛期,队员常态化巡查中发现漕盈地铁站3号出口顶棚漏水,网格迅速对接物业督促他们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尽快在短期内予以修缮,保障居民雨天出行安全。截至8月,网格队员自发处置问题1118个,通过 “一格一码” 提前化解诉求70余个,城管部门针对广场舞扰民、跨门经营等夜间问题执法处置80余起,从源头减少了热线投诉量。

分类处置破难点:

从 “笼统应对” 到 “精准施策”

针对热线工单中“停车难、噪声扰民、物业维修”等高频诉求,盈新综合网格建立“分层分类、靶向化解”机制,通过“网格统筹+社区落地”的协同模式,破解不同类型难题。

针对物业维修、装修扰民等共性诉求,网格协同社区联合“三驾马车”(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建立“常态分析改进机制”:如针对维修投诉高发问题推动业委会分片包干回访,针对装修扰民问题由物业加强事前宣传、事中巡查等,通过定期分析研判,推动共性问题投诉量显著下降。网格层面则通过“晨会、周会、月会”梳理信息,本区域问题2天内解决,跨区域疑难问题由网格长协调,1个月内无法推进的由工作站在每周一次的街道党政班子例会上递交,确保“事事有回音”。

专业赋能强支撑:

从 “经验处置” 到 “法治保障”

“有法律问题找王老师工作室,心里踏实!” 这是盈新综合网格居民的共识。为提升矛盾化解专业性,网格依托西部花苑社区“王老师法律事务工作室”,构建“社区调解+专业支持+司法引导”的闭环体系——工作室由原青浦法院法官王敏建牵头,6名退休党员组成,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服务,2014年成立至今已受理咨询超10000件,调解成功率超90%。

在梅香公园广场舞扰民问题处置中,网格就联合工作室邀请公园管理方、音响设计单位召开党建联席会,最终制定“定向音响降噪” 方案,由新城公司出资安装设备,中高考前投入使用,周边居民纷纷点赞。针对外卖小哥“电瓶车进门难”问题,工作室还参与由网格召集的社工办、居委、物业、新就业群体支部商讨会,推出 “增设快递架、配备手推小货车” 等措施,近期相关投诉基本清零。

“王老师工作室不仅帮居民解难题,还为我们提供专业支撑,让矛盾化解更有说服力。” 吴虹表示,工作室的 “第三方视角” 和法律专业度,既弥补了社区工作者的经验短板,也让居民更易接受调解结果,协助街道处理重复不满意工单的回访满意度达80%以上,成为热线提质增效的 “硬核助力”。

从“被动接诉”到“主动治理”,从“笼统应对”到“精准施策”,盈浦街道盈新综合网格通过三维发力,让12345热线成为“听民意、解民忧”的桥梁。

记者:王婷(名优基层)

摄影:王婷(名优基层)

编辑:李璨(名优)

责任编辑:王阳(首席)

终审:张婧(特聘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