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疾控 > 文章详情

神兽归笼,“开学综合征”如何破解?

转自:上海疾控 2025-09-02 15:29:02

暑假的欢快节奏还未完全消散,新学期的铃声即将悄然响起。开学后,不少“神兽”们还没从假期的松弛状态中切换过来,经常面临“开学综合征”的困扰,出现焦虑、烦躁、注意力涣散、学习兴趣减退等情况。

省流版

1.假期作息紊乱、饮食变化、情感依赖、社交压力、未完成情节、环境落差和学业压力是导致开学难以收心的七大主要原因。

2.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走神发呆、课堂犯困、回忆干扰、小动作多和学习效果差。

3.提升专注力可从明确学习重点、优化时间管理、加强课堂互动、温习旧知、减少干扰、规律作息、保持情感联结和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八个方面着手。

“回笼不收心”的七大根源

1

生物钟紊乱

假期作息随性散漫,开学后要规律早起,身体的生物钟一时难以适应,导致精神状态不佳。

2

营养供给变化

在家时零食丰富多样、触手可及,而学校里饮食以正餐为主,自主选择较少。

3

情感依恋困扰

假期里与家人、玩伴朝夕相处形成深厚的依恋关系,开学后突然分开让人难以割舍,尤其是留守儿童与父母或远方玩伴分别后,思念之情更会分散注意力。

4

社交适应压力

长时间未与老师同学见面产生了陌生感,加上新学期可能出现新成员,孩子们在适应新老师、寻找新学期玩伴的过程中感到不自在、发愁和分心,曾遭遇校园霸凌或不公平对待的学生这种情况更明显。

5

未完成情节

假期沉迷的剧集、所看的连载小说还未追到结局或最新更新,心里总惦记着剧情发展,难以全身心投入学习。

6

环境对比落差

假期去了繁华大城市或静谧乡村开阔视野后,仍心向往之,对当前的学习状态产生排斥,甚至滋生厌学情绪。

7

学习压力升级

新学期学习任务加重、难度提升,若对自己过于严要求高标准,上课时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从而干扰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的五个表现

1

听课游离走神

上课时容易走神、无心听讲,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总喜欢东张西望,或眼神漫无目的地望向窗外,容易被外界的蝉鸣鸟叫等声音吸引。

2

课堂昏昏欲睡

上课总是呵欠连连,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眼皮直打架,根本无法投入学习。

3

思绪停驻假期

脑海里总是浮现暑假里好玩的、难忘的、无关学习的人和事,难以专注课堂内容。

4

课堂小动作不断

私底下和同桌不停地做小动作、讲小话、传纸条、发信息,扰乱课堂秩序的同时也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

5

学习效果不佳

排斥新课堂、新老师,对新的学习内容掌握不好,小测试成绩不理想。

八招提升专注力

1

明确重点,有的放失

了解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进度安排,清楚有多少门课程,抓重点难点。若有新开设的课程或新老师,要把有限的精力多放在预习和适应新情况上。

2

找准节奏,劳逸结合

分析新学期的课表,明确哪些是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课程,哪些课程可用来适当放松。了解体育课、音乐课、绘画课及自习课的安排时间,个性化规划学习内容,做到劳逸结合。

3

同伴比较,课堂多互动

观察同伴上课是否能专心听讲,努力跟上老师的课堂节奏,多参与课堂讨论或小组活动。一时跟不上也不用着急,保持稳步前进即可。

4

温故知新,培养兴致

如果新课程难度较大难以掌握,可以先总结上一学期的学习要点,温习旧知识会相对轻松,等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致后再钻研新内容。

5

做好断舍离,营造氛围

把家里的电视、游戏机等电子设备收起来,禁止带入学习场所,断绝干扰念想。收拾整理好书桌和学习用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6

规律作息,保持活力

坚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小学生每天至少睡10小时,中学生每天至少睡9小时。三餐规律,均衡营养,坚持锻炼,课间适度休息,让自己每天都能量满满地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7

将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对特别想念的亲人朋友,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联系。好伙伴间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约定下个假期再见面。

8

专业咨询,及时干预

如果经过两周的自我调节,对新学期的适应效果仍不理想,应及时与老师沟通,或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1] 陶莹莹. 青少年情绪适应、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4.

[2] 冯敏,王文婧,李晓辉.开学季营养与食品安全注意事项[J].中国食品安全,2024,(08):95-96.

[3] 李杨.屏幕暴露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3,(12):1331-1334.

[4] 李凤杰,李玉荣.高中生心理适应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与指导[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14):62-65.

/健康科普

供 稿:乐贵珍

编 辑:陈响响

审 稿:罗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