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继续带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聆听50年来中国医疗队在摩洛哥救死扶伤的动人篇章。第七期特邀嘉宾是来自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刘红炜同志。作为第127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总队部的成员,他的经历是中外友好的生动见证。下面,让我们一同聆听他的讲述,感受跨越山海的无私大爱。
忘不了的马莱克
马莱克,摩洛哥卫生部国际合作处前处长。时光如流水般匆匆而去,他儒雅温和的笑容却一直镌刻在记忆中,至今难忘。
在一个陌生国度,作为总队长,始终要为一百二十名中国医疗队员的工作和生活挂心。队员分布在十二个省市,有的地处撒哈拉边缘的戈壁沙漠,工作生活难免会冒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诸如医疗器械短缺,房屋漏水,网络不通,寝室有毒蛇蝎子出没等问题,有些甚至颇为棘手,需协商当地政府部门支持解决。听说这儿的工作节奏普遍较慢,商定“Pas de problème(法语:没问题)”的事项,常会无疾而终……
马莱克也会是这样的吗?
我是怀着犹疑忐忑的心境走访马莱克的。他生的白皙斯文,淡淡的八字胡,面部轮廓带有几丝欧陆人的风范,眼眸始终透着和善。得知我新上任,他紧握住我的手说,今后有事尽管找我。我说断不了今后会经常讨扰。他说见外了,中国医生不远万里来摩洛哥支援我们——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能为你们提供帮助是我的荣幸。一席话说得我十分暖心。原先的顾虑微微消散。
事实证明,遇到马莱克是我的幸运。
工作开展后,常会因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去找马莱克,频繁的打扰,使我有些过意不去,他会不会感到厌烦?国合处在距离总队部不远的一幢小楼内,走动非常方便。有几次找他都遇见他在开会。前任队长告诉我,以往遇到这种情况,通常要耐着性子等待,等到会议结束。马莱克不,只要我推开会议室门,他第一时间便会发现我。此时他不是在发言就是在作笔记,但只要看见我,便断然停止发言或合上笔记本,起身向我走来。
他引我到办公室。我抱歉地说,影响你开会了。他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耐心听我讲述。无疑,中国医疗队的工作在他心中是重要的,是需要关注的。待我一五一十将情况说完,他会第一时间拿起电话,向所在卫生厅或医院负责人布置任务。关键不仅仅打一个电话完事,过后会跟踪督办,直到所议事项有最终结果为止。每当此时,我内心总会涌动起满满的感激之情。
和马莱克的合作是愉快的。在合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为医疗队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支持和帮助,许多令人一筹莫展的困难在他手上顺利化解。由于各种原因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仍会竭尽最大努力。这一切都让我铭记在心。
非常舍不得马莱克的离开。但事与愿违,不久他接到调令,前往某职工医学院担任副院长。
按国内官制,高校属于厅级,如此算是提拔了吧?按说该为他高兴,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心中有万般不舍。说穿了是私心作怪,多想任期内与马莱克继续合作下去啊!
马莱克没忘记我们,上任不久,便邀我和总队部工作人员去他学校参观考察。
学校坐落于首都拉巴特西郊,校园内鸟语花香。清晰记得,马莱克从一座白色行政楼内满面春风地走出来迎接我们。他领着我们参观学校的教学设施,亲自为我们作热情讲解,俨然成了一名教书育人的学者。之后又邀请我们出席一个关于健康管理方面的讲座。讲者是一位女性,演讲流畅又富有激情。尽管有翻译为我讲解,由于专业性太强,译出的内容断断续续。不过我仍坚持坐在梯形教室内,神情专注。不能辜负了马莱克对我们的一片盛情。
这是一个难忘的下午。行程结束后,马莱克把我们送到大门口。他一直站在一棵茂密的蓝花楹下向我们频频挥手。我不断回头,心中泛起阵阵失落……
和马莱克成了朋友,平时互有交往。届满回国时,留了彼此的联系方式。那时尚无智能手机,Email算是最新科技。我在国内偶尔通过Email和他互致问候。我的法语很烂,英语勉强凑合,碰巧他夫人是位英语教师,于是通过夫人转译,保持着简单的沟通。
几年过去,或许因为工作太忙,逐渐断了与马莱克的联系。远隔重洋,以为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
不想二零一三年,我居然有了再与马莱克重逢的机缘。我参加了市卫健委的援非医疗慰问团。我第一时间将消息通过电子邮件告诉了马莱克,约定抵摩后一定要见上一面。
可惜的是,这一面见得极为匆忙,以致仅有短暂的几句寒暄。
慰问行程排得非常密集,时间基本都颠簸在走访医疗队的路途上。回到拉巴特只剩一一个晚上的时间,白天在外活动,晚上还安排了一个分队长的座谈会。开会时,马莱克如期而至。
我急忙离开会议桌迎接他。
他白衬衫外穿一件藏青色休闲西服,目光仍那样的深邃,透着一如既往的友善。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是啊,四年的跨度不算大,可总像度过了漫长的时光。彼此端详,问候着。我说,能见到您真高兴。他说我也是啊。说话间,他望了眼正在开着的会议,转身告诉我,女儿在巴黎读大学,他马上要去法国探亲。又聊了一会儿,他起身要告辞了。或许真是因为时间紧迫,要为赴法作准备;或许是不愿打扰我们的会议。他就是这么个识时通达的人。
我有些欠疚地将他送出门外。
天黑了,借着淡淡月光,能见马莱克边走边回头向我挥手。匆匆一面,看着他远去,心潮起伏,禁不住再度回想起担任总队长期间他曾给予我的珍贵帮助。什么叫朋友?难道不是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困难时能伸出援手的人吗?马莱克——无愧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一晃十五个春秋过去,但我不会忘记,永远记得远在北非的这位马莱克。
更多阅读☞
跨越时空的医疗援助记忆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寻找援摩的足迹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跨越山海的三十年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最好的礼物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那些忘不了的眼神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