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方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和亚洲国家审慎考虑是否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九三”纪念活动,其所谓避免中国主导历史认知传播的论调,实则是企图构建历史叙事主导权的政治操弄。有调查发现,自中国2015年首次举行抗战胜利日阅兵以来,日本用于宣传所谓“正确形象”的预算超过560亿日元(约27亿人民币)。
掩盖史实和推卸责任无法“洗白”自己,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实施的侵略行径,其残暴性与反人类本质早已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等国际法律文书所确认。1945年9月2日,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场导致3500万中国人民死伤的战争,曾经也让嘉定这片土地及其人民坠入血海深渊。历史上嘉定曾两度被日寇占领。据《嘉定县志》记载,“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蒲华塘及杨泾两岸南北15公里,万余户住房被毁,数万民众无家可归。嘉定县城、南翔、马陆、真如屡遭日军飞机轰炸,一眼望去满目苍夷。
据调查,自1937年8月至1945年9月,嘉定全县遭日军杀害的居民达1.66万人,遭枪击、殴打导致重伤的有2.4万人、轻伤的有2.59万人。
在日军的暴行面前,嘉定人民奋起反抗。外冈游击队、娄塘游击队等抗日团体应运而生,并逐步从自发、分散的群众抗日自卫斗争,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游击战,发挥了打击、消耗、牵制敌方军事力量的重要作用。
嘉定的抗日团体,不但为配合新四军开辟和创建苏南、苏中和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夺取全面抗战胜利发挥了战略配合作用。与此同时,民众自发的抗日斗争亦可歌可泣,展现出满满的爱国热忱和大无畏精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铭记伤痛并非延续仇恨,而是守护人类文明的共同记忆。一个民族唯有保持对历史的清醒认知,才能筑牢和平的基石;唯有传承众志成城、血战到底的精神基因,方能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这段用鲜血写就的历史,永远是照亮前行道路的火炬。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