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日)下午,区委书记薛侃带队先后到延小吉睦邻社区长者食堂、“薇花园”口袋公园、“食书集”社区文化空间及复旦大学第十二宿舍“美丽家园”改造项目现场,实地察看区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和建设成效,并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走进延小吉睦邻社区长者食堂,智能化场景扑面而来,智慧管理大屏幕实时监测厨房设备运行、就餐人数及安全隐患,玻璃橱窗后,机器人“大厨”精准翻炒,香气四溢。薛侃仔细察看食堂内各项智能设备运转情况,现场体验智能秤称重计价、AI收银系统付费结算等流程。薛侃对食堂打造“老克勒会客厅”与家庭医生“食”刻健康工作室的创新做法给予肯定,并强调要持续以科技赋能养老服务,让更多老年人能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 位于黄兴路国权东路路口东南角的“薇花园”,曾经是被围墙阻挡的闲置绿地,现通过改造成为了可供居民们“出门赏景、起步闻香”的口袋公园。薛侃一行来到公园,实地察看公园建设情况,详细询问项目周期和居民使用情况。他指出,口袋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性与功能性并重,因地制宜做好闲置空间改建,让辖区群众拥有更多休闲好去处,切实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位于政肃路63号的“食书集”,是上海首个融合社区食堂、传记图书与文创于一体的新型公共空间。薛侃一行来到“食书集”,实地察看了公共空间环境,详细了解其复合业态运营模式与服务功能。薛侃指出,要充分结合社区居民与高校师生需求,以充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打造兼具烟火气与书卷气的特色空间,推动校社资源共享。 复旦大学第十二宿舍建于1990年,于近期开展了“美丽家园”改造。薛侃一行来到刚完成改造的第十二宿舍,实地察看了路面修复、雨污疏通等基础设施升级和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成果,详细了解了楼栋无障碍通道与电梯加装情况。薛侃强调,老旧小区改造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要聚焦“急难愁盼”,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治理,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薛侃听取了2025年度杨浦区民生实事项目的整体进度和相关项目汇报。各相关部门围绕项目落实进展、推进中的经验做法与后续推进计划等进行了交流讨论。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薛侃指出,民生实事项目是民生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区委、区政府对群众的庄严承诺,直接关系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要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做到实事项目资金投入、项目数量、服务领域只增不减,有的放矢地谋划落实好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把民生实事工程办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加强部门协同,坚持守正创新,兑现好承诺的民生实事,能往前赶的就尽量往前赶,能多做就多做一些,早日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以群众口碑检验工作成效,把每个项目都打造成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工程,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总结推广优秀项目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杨浦样本”,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让民生福祉惠及更多群众。 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建华,副区长于洋参加调研。 文字丨李熙阳 图片丨朱良城 编辑丨郑潇萌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