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 文章详情

【绿色低碳】向大地借智慧!中电信息港钻出“零碳冷暖”,打造绿色园区新标杆

转自: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2025-08-29 15:30:56

在黄浦江上游的上海松江,一座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化园区——中电信息港,正悄然书写着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篇章。这里,没有轰鸣的传统锅炉,也大幅减少了高耗能的空调外机,其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竟很大程度上源自脚下那片沉默的大地——这就是地源热泵技术带来的革命性改变,中电信息港项目也因此成为国内商业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卓越典范。

项目基本情况

中电信息港项目位于松江区文松路333弄,是集办公及配套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3646.5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80601.12平方米(其中地上约210471.41平方米,地下约70129.71平方米),由28栋楼宇组成。

作为区域绿色建筑发展的重点示范项目,其从规图到落成的每一步,松江区建筑建材业管理中心都高度关注与倾力支持。在项目土地出让、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及竣工验收等全过程中,中心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政策宣贯、技术引导、过程服务和严格监管,为项目方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与保障,助力其攻克技术难关,坚定地走上可再生能源深度应用与超低能耗建造之路。

科技赋能生态,智慧驱动节能:

两阶段能源战略

中电信息港项目秉持“科技赋能生态,智慧驱动节能”的核心理念,创新性地构建了两阶段能源战略体系,而地源热泵技术正是其核心支柱。

一期工程:

地源热泵“挑大梁”,清洁供能创突破

项目一期就实现了制热领域的跨越式突破——100% 的冬季供暖负荷由地源热泵系统承担,彻底摆脱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燃气、燃油锅炉)的依赖,实现“零碳供暖”。

夏季制冷则采用创新性的“地源热泵(主力75%)+冷却塔(调峰25%)”复合系统。通过精妙的“冷热双平衡”算法,在高效制冷的同时,确保了地下土壤温度场的长期稳定(年波动≤2℃),为系统长期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仅此一期工程,年节能率就较传统空调形式提高35%以上。

二期工程:

智慧联供再升级,综合能效再跃升

项目二期进一步引入智能联供系统,构建了“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的智慧调峰体系,与地源热泵形成完美互补。

依托先进的BA平台动态负荷追踪算法和地温场三维监测体系,系统能实时感知园区冷热需求变化,并智能优化三大核心运行策略:

地源热泵优先运行策略:最大程度利用地热能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

冷水机组梯级补冷策略:在尖峰负荷或地源侧效率受限时,按需高效补冷。

燃气锅炉智慧调峰策略:仅在极端需求或系统保障时高效、精准启用。

这一智慧协同,实现了全年冷热负荷的动态精准匹配,综合能效较传统空调系统再提升15%。

不止于热泵:构建全方位节能“堡垒”

地源热泵是核心,但中电信息港的节能成就远不止于此。项目构建了全方位的低能耗建筑体系与智慧管理中枢:

超低能耗“保温瓶”:创新XPS复合保温体系,外墙、屋顶、外窗的保温性能均大幅优于国家标准(外墙传热系数0.52W/(m²·K);屋顶0.40W/(m²·K);外窗1.7W/(m²·K),有效锁住冷热量,减少能源需求。

“智慧大脑”精准管控:部署三级分项计量系统,覆盖98%用能终端,精准追踪每一度电、每一份冷热的流向;分钟级刷新的能耗监测平台,实时分析、智能诊断、自动预警,驱动持续优化决策,杜绝“跑冒滴漏”。

数据说话,效能确证:建立动态能效监测体系,每小时自动计算系统COP(能效比);经权威第三方严格实测,系统综合能效达上海地标二级标准(COP≥3.5,IPLV≥4.0),地源热泵机组实测COP高达4.2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冷却塔+冷水机组协同效率也显著提升。

卓越成效:看得见的绿色与效益

项目的成功实践,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 “地源热泵+综合供能模式”。其带来的环境效益尤为显著: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 (CO₂) 高达1200吨,相当于种植了5万棵成年乔木一年的固碳量,为城市蓝天和“双碳”目标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深钻地热,远见未来

中电信息港项目的意义,绝不仅在于它节省了多少能源、减少了多少碳排放。它更是一次关于未来建筑能源模式的成功探索与实践,是政府引导与企业创新合力结出的硕果:

  • 证明了地源热泵技术在大规模商业建筑群中应用的高度可行性与卓越效能,为破解城市建筑高能耗、高排放难题提供了成熟可靠的“中国方案”。

  • 展示了“科技+智慧” 在节能降碳领域的巨大潜力。从精准的地温监测到动态的负荷追踪与策略优化,科技的力量让可再生能源利用更高效、更智能。

  • 构建了一种可持续的供能范式,以可再生的地热为核心,辅以智慧调峰与尖端节能技术,形成稳定、高效、低碳的能源保障体系,为园区乃至城市的绿色韧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松江区建筑建材业管理中心将持续关注该项目的长效运行管理,积极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通过更精准的政策引导、更高效的服务对接和指导引领,不断培育和护航更多像中电信息港这样的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共同绘就松江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画卷。

向大地借一份恒久的智慧,为城市添一抹清新的绿色。中电信息港,不仅是一座信息港,更是一座深钻地热、远见未来的绿色能源创新港。它的实践,如同在地下埋下的绿色种子,在各方精心培育下,正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为更多建筑点亮低碳转型的明灯,引领我们坚定地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未来。

– END 
供稿:松江区建管中心
编辑:何清扬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往期精选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系统深入一线,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政策的业务问答

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