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油墩港的水面泛起细碎的金鳞,“沙沙沙”的翻页声在闸房内轻轻回响。水闸职工们完成交接后,仔细翻阅泵、水闸电气、水工建筑物日常巡视检查和主要设施设备巡视检查记录本。他们穿梭在油墩港水利枢纽的每个角落,目光掠过闸口水位的刻度,俯身查看设备运行参数,驻足丈量水工建筑的细微变化,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日程。
油墩港船闸
油墩港水利枢纽,这座坐落于松江区石湖荡镇、油墩港与横潦泾交界处的水利工程,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它是青松大控制线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原建于1978年,于1981年竣工。自建成以来,它不仅是松江最大的引排水口门,更是名副其实的水路“大动脉”,肩负着挡潮、排涝、水资源调度、通航等诸多重任。
油墩港节制闸
然而,岁月的侵蚀让油墩港水利枢纽逐渐显露出疲态。由于建设年限较久远,各部位构件普遍存在老化现象。2018年10月,松江区对油墩港水利枢纽开展了安全鉴定工作,鉴定结论为:油墩港水利枢纽安全类别评定为四类闸,工程需降低标准运用或报废重建。油墩港水利枢纽翻建工程被纳入“十四五”期间市级重点项目,涉及拆除重建船闸一座(设计船舶等级为1000吨级);拆除重建节制闸一座(5孔,每孔净宽10米);新建泵站一座(设计流量为90立方米/秒)等。目前,部分重建项目已经开始施工,松江区秉持着“安全第一、平稳过渡”的原则,做好过渡期间各项工作,全力保证现阶段水利枢纽的安全运行。
油墩港节制闸开裂
部分重建项目开始施工
经纬织规,章法自成
针对油墩港水利枢纽管理构建完备的规章管理体系,持续为区域水安全保障注入制度动能:《水闸一日工作法》可标准化流程全时段精准管控,《水闸职工岗位责任制》以制度厘清责任界桩,《水闸安全操作规程》《中控室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维护记录制度》等为安全作业提供重要保障,《工作纪律管理办法》《检查考核制度》等实现有“章”可依。该体系通过岗位责任明确化、流程节点清晰化、监管覆盖立体化的三维治理架构,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闭环管理模式,既提升了管理效能与考核精度,又让制度建设成为推动油墩港水利枢纽提质增效的经纬线。
舟楫有序,调度有方
针对病险现状,为确保水闸安全稳定运行,油墩港水利枢纽在运行管理方面上演“对症管控+科学调度”二重奏:一是制定《松江区油墩港水利枢纽降低标准运行方案》,实行降准运行措施,严格限制船型尺寸和船舶吨位,禁止超限船舶进入航道,并适当降低船闸启闭频次;二是在水资源调度方案基础上,制定了油墩港水利枢纽水资源调度专案,降低运行频次,引排水水位控制2.4-2.9米(参照陈坊桥水位)。
匠心养护,脉动如初
自油墩港水利枢纽被评定为四类闸以来,松江区建立“预防-监测-应急”三位一体运维体系:每年按实际情况制定油墩港水利枢纽应急抢险预案;定期进行闸区监测,涵盖沉降、裂缝观测,水工建筑和设施设备巡检等,确保其各项参数始终处于安全可控范围内;青年突击队和第三方抢修队伍时刻做好抢修准备工作。目前该枢纽已形成“全覆盖巡检+重点部位跟踪+预案实战演练”的全周期管理机制,将“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理念贯穿运维全过程。
左右滑动查看照片
松江区水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