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四步工作法”+“三种收运模式”,建筑垃圾“清”得高效、“运”得规范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8-29 10:40:37

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一头连着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近年来,共和新路街道把强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作为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民心工程。

在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纵深推进中,共和新路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聚焦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及无主垃圾清运等民生热点与治理难题,通过“四步工作法”+“三种收运模式”,着力提升服务民生的实绩实效。

建筑垃圾清运,看似平常,实则事关民心。在实际操作中,垃圾清运面临多项难题,如运输成本高、处理场地有限等。这些难题不仅影响城市环境,更关乎居民生活质量。共和新路街道在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攻坚行动中,便将建筑垃圾清运作为重点攻克方向之一。

深入一线查实情

“四步工作法”精准把脉破难题

为切实掌握清运难点,街道城运中心组团走访了辖区洛川中路1100弄、柳营路319弄、锦佳苑、利丰苑、黄山锦庭等不同形态的小区,通过现场察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前建筑垃圾清运现状及问题,并召开“现场答疑会”,进一步明确规范要求、统一执行标准。

排摸发现,各小区在建筑垃圾清运管理中普遍存在几类问题,例如清运收费缺乏统一标准、个别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管理存在缺位等等。针对以上问题,街道城运中心要求各物业服务企业切实扛起管理职责,通过“四步工作法”系统化解决建筑垃圾堆放与清运管理难题。

设点规范化,加快完善并标准化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的设置,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收费透明化,严格落实清运收费“价格与标准”双公示制度,积极探索“预付费一单清”等机制;

规则契约化,将建筑垃圾处理的责任义务及收费等相关约定纳入小区的“管理规约”,成为共同遵守的准则;

共治认同化,通过规约的讨论、确认等程序,增强规约的认同感与约束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从源头提升社区环境治理水平。

此外,街道城运中心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召开了专题培训会议,聚焦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及楼道无主垃圾清运问题,对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和业务指导。

数据赋能精准治

“三种模式”创新实践提效能

根据数据统计,街道装修建筑垃圾清运总量大,尤其今年3、4月以来,压力显著增加。针对这一情况,街道积极推广装修建筑垃圾收运新模式,包括固定厢房模式、临时交付点模式和专用回收箱模式。

其中,专用回收箱模式可通过微信群和“数智静环”微信小程序等多种形式申报。这种“线上申报、预约收运、全程监管”的数字化系统,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了建筑垃圾清运效能。

传统铲车清运

专用回收箱模式仅在本街道范围内流转,与传统清运模式互不干扰,极大缓解了清运压力,保证高峰时期的运力,真正做到垃圾不落地、不扬尘,无噪音扰民,有效解决了装修垃圾清运不及时、作业不精细等问题。

三合一专用回收箱

此外,建筑垃圾清运还经常性面临中转站饱和、天气制约、运力紧张等多重挑战,面对困难,街道要求各物业服务企业强化监管、及时申报、加强学习,坚决保障清运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体式专用回收箱清运

共和新路街道以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深度聚焦“规范建筑垃圾清运管理”等一系列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关键问题,从源头把控到终端处置,全方位优化流程,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小区品质,以实际行动让人民城市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

(信息来源:共和新路街道采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