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文章详情

饮食控了、体重降了,脂肪肝却从轻度转中重度!为什么?!

转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25-08-28 20:46:55

三个月前,李先生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脂肪肝”的诊断时,并没打算先去医院就诊,坚信只要自己调整饮食,就能恢复健康。

为了尽快回归健康状态,他每天的饭菜都换成了水煮菜和杂粮。虽说克制进食的欲望很煎熬,但看着体重秤上日渐减少的数字,李先生信心十足,觉得自己很快就能摆脱脂肪肝了。可复查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 —— 脂肪肝竟然从轻度发展成了中重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

什么是脂肪肝?它距离肝癌有多远?

脂肪肝是由于大量脂肪组织在肝细胞内堆积造成肝脏脂类代谢紊乱。随着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流行,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目前已成为影响全球1/3成年人口的第一大慢性肝病,在亚太地区的患病率高达30%-40%,已成为我国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脂肪肝的患者早期往往无任何不适,且肝功能基本正常,因此多数人不予重视。但随着患病时间延长,肝脏脂肪变性会逐步加重,进而进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此外,患者5-10年内发生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显著增加;少数人还可能在1-3年内并发心梗、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2

为什么控制饮食反而会加重?

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基石和主要方法,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行为干预。但是部分患者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就像李先生一样,过度节食和营养不良,最终导致脂肪肝加重。

脂肪肝的本质是肝脏内脂肪的代谢失衡,脂肪合成过多,输出减少。水煮菜、杂粮看似健康,但问题出在营养失衡。只吃水煮菜和杂粮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身体无法合成足够的“脂蛋白”,而肝脏要将脂肪运输出去,需要“脂蛋白”作为运输工具,而脂蛋白的合成依赖于优质蛋白长期缺乏肉、蛋、奶等蛋白来源,脂肪无法被有效运输出去,只能在肝脏中聚集,最终加重脂肪肝的进程。

另外,如果人体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身体为了弥补体内葡萄糖的不足,会将其他部位贮存的脂肪、蛋白质动员起来通过肝脏转化为热量,于是肝脏内脂肪酸大量堆积,加重脂肪肝。禁食、过度节食等行为也会引起脂肪在短时间内大量分解,继而产生大量过氧化物,损伤肝细胞,加重脂肪肝。

但我们也不要过于担忧,脂肪肝也是可以靠生活方式的改善而“逆转”的。

避免极端节食,控制每日总热量,调整饮食结构——吃蔬菜、低糖水果、全谷物,少吃精细加工食品、糖脂混合物,少饮酒;同时做到少食多餐,多吃低热量、高容积食物,坚持少盐低油的清淡饮食。此外,要配合合理的运动。

尤为重要的是,确诊脂肪肝后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病因、疾病阶段及可能并存的其他疾病。即便肝功能正常,也应每年复查肝功能、腹部彩超等。

李先生的经历提醒我们:健康饮食不是简单的“水煮+杂粮”,而是蛋白质、脂肪、碳水、维生素、矿物质的协同搭配。脂肪肝的防治,需要摒弃极端节食的误区,用科学的营养管理和生活方式,真正给肝脏“减负”。

作者:张丹瑛   指导专家:高虹

点击“阅读原文”副作用可持续3个月!警惕这些常用药的“隐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