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8月26日上午举行,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06项(人),同济大学教授吕西林院士荣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25项成果获奖。 自然科学奖 ——————— (点击查看大图) 技术发明奖 ——————— (点击查看大图) 科技进步奖 ——————— (点击查看大图) 上海市科技功臣 ——————— 吕西林院士 吕西林院士是我国著名建筑结构抗震专家,在复杂高层建筑抗震、隔震和减振技术等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50多栋复杂高层建筑,为高层建筑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他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卓越的理论创新,兼具原创性与应用导向,引领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 (照片源自上观新闻)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 提名优秀成果简介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废弃矿坑再利用的建筑工程 建造技术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亓立刚、肖绪文、汪大绥、梁志荣、陆道渊、陈新喜、孙晓阳、陈华、张东明、余少乐、郭志鑫、张帅、危鼎、李伟、杨媛鹏 简介 该项目建立了深坑—建筑耦合环境下百米级废弃矿坑再利用崖壁稳定性评估与综合治理体系和多点支承约束新型结构体系和设计理论,国内外首次实现了深坑大型建筑的高效安全建造,为城市更新、生态修复提供了成功案例。 项目组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研发形成了以下主要成果:建立了深坑—建筑耦合环境下百米级废弃矿坑再利用崖壁稳定性评估与综合治理体系,实现了废弃矿坑宜居环境修复与再利用;建立了深坑建筑结构与边坡相互作用的多点支承约束新型结构体系和设计理论,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共同作用下建筑与矿坑位移解耦方法;首创了百米深坑建筑施工与废弃矿坑生态重构技术体系,其中负向输送技术仍保持国内建筑工程领域最深记录。
该项目位于上海市,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是世界首个建造在废石坑内的自然生态酒店,为全球人工海拔最低五星级酒店世界纪录。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