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检察 > 文章详情

央广·中国之声 | 从平台“薅羊毛”,哪些是禁区?

转自:上海检察 2025-08-28 17:55:04

来源 | 央广网、普陀检察

蓬勃发展的电商平台在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重灾区”。

近期,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办理多起利用电商平台规则漏洞实施的新型诈骗案件,从“买新退旧”的调包骗局到“高价挂卖”的虚假交易,犯罪手法不断升级,暴露了电商平台在信息共享、规则设计和技术防控上的短板。

从平台“薅羊毛”,哪些是禁区?平台又将如何加强风控体系建设?

2023年7月至10月,魏凡(化名)伙同杨鑫(化名)多次购买奢侈品,将商品在某平台加价后进行出售,再由魏凡联系买家购得上述加价商品。之后,二人利用平台“售后无忧”的服务恶意退货,制造多次虚假交易,从中骗取差价牟利。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金灿:比如一件奢侈品的毛衣,本身价格按照官方售价2000多元,卖家在平台上面挂出的价格是4000多元。因为平台有售后无忧的机制(由平台承担退款责任并回收退货商品。),安排虚假买家购买并进行退款,在退款的时候退的是4000多元,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平台就补了1000元至2000元的差价。

经过调查,犯罪分子利用平台漏洞作案达上百次,涉案金额较大。最终,经侦查、审查起诉,普陀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两名主犯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二年六个月。金灿表示,平台推出的“售后无忧”等服务,本意是为用户提供便利,营造更好的购物体验,然而却被不法分子利用。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金灿:我们发现平台的退货审查机制还是不够完善,导致用户利用售后无忧的规则进行套利。因为平台相当于先补贴了,这是自动发起的行为,在审核过程中并没有严格进行筛选,导致虚假交易没有被及时发现,让这些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值得一提的是,案件中的犯罪分子为了躲避侦查,他们还研究了相关法条,并辩称自己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并非诈骗。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金灿:在作案过程中由卖家出货,和买家提前商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合谋如何利用规则,不是所谓善意的不当得利,而是恶意的非法占有,这是区别于正常交易和诈骗犯罪的关键点。这些证据非常客观,我们在聊天记录当中进行了调取和固定。

高价挂卖,制造虚假交易,只是犯罪分子利用平台漏洞“薅羊毛”实施诈骗的套路之一。也有犯罪分子利用平台规则,用瑕疵品退货调包,给平台造成损失。2024年3月,某电商平台向警方报案称,多起退货商品存在“以次充好”现象。经过调查,犯罪嫌疑人刘某“买新退旧”的调包诈骗套路浮出水面。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程其铭:刘某之前专门经营服饰、运动鞋等商品。在偶然的机会中,从网上知道了这样一个方法,就是从电商平台的二手平台购买瑕疵品,再从正品平台购买正品,利用正品平台7天无理由退货的政策,把瑕疵品调包退还回去,实际上是以二手瑕疵的价格买到正品鞋。因为他购买的鞋的价格一般都很高,二手鞋和正品鞋的差价很大。他就利用这个模式,把鞋调包,再通过自己的账号在同一平台售出,又赚了一笔钱。

案涉电商平台在退货环节存在依赖机器智能审核、对商品型号和质量审核不严格的情况,这就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同时,存在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的疏漏,没有及时发现“以次充好”行为,未能第一时间维权,致使平台蒙受损失。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程其铭:因为犯罪嫌疑人是从二手平台买的鞋,本身就有瑕疵。他又以新鞋的名义进行退款,被害公司拿到这个鞋以后,发现不能再以新鞋的名义出售了,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处理。发现这样的鞋款比较多,所以就进行排查。发现某关联账号的人退货次数很多,他们才觉得有问题,去查这个事情。

据介绍,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刘某累计进行虚假调包退货100多次。在多次操作中,为了躲避平台的风险防控机制,他选择向身边的朋友借用账号来进行退货操作,并使用了多个不同的收货地址进行商品交易。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程其铭:其实他有避开防御机制的操作,这就是为什么平台发现比较晚的原因。正常来说,购买的鞋不满意,利用7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应该把鞋退回去,但使用其他鞋子调包,就是虚构事实的行为。退货以后有退款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目前,检察机关已向平台公司制发检察建议。针对高价挂单及虚假交易,建议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建立动态监控体系,筛查高价商品,实时预警异常挂单,追踪快速成交并退货的可疑行为,同步拦截虚假交易。针对“售后无忧”服务未设退货频次门槛,缺乏商品来源核查,易被套利的情况,建议优化退货规则,限制“售后无忧”适用范围,对高频退货账户实施信用评级和封号措施,运用大数据分析锁定异常交易,并向用户普及虚假交易的法律风险。

此外,检察机关还建议打破平台间“信息孤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追踪商品流转路径,退货时严格审查交易真实性,引入第三方审核,杜绝“以假乱真”。目前,平台公司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联合多部门推进整改,优化规则并引入技术手段提升风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