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璞的‘荣誉簿’里,有一半属于莘庄工业区。”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拓璞”)董事长王宇晗曾感慨,在拓璞从蹒跚起步到行业领军者的蜕变之路上,莘庄工业区以精准扶持、贴心服务、创新赋能等方式,助力企业破浪前行,书写了一段营商环境与企业发展共生共荣的佳话。
在企业云集的莘庄工业区,类似拓璞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它们乘着时代的东风与区域助力,在不断茁壮成长的同时,也让莘庄工业区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这张书写了30年的答卷上,赫然呈现着:以占闵行不到5%的土地,贡献了全区30%的工业产值、近20%的商品销售额。而这也是莘庄工业区将政策温度转化为发展速度,用服务精度标注创新高度的生动实践。
五轴数控机床不仅是航空航天、精密模具、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不可或缺的“工业母机”,更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战场。2007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2年后王宇晗与几位博士决心创业,成立了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拓璞初涉航空航天领域,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5年后,由于生产与办公空间的不足,团队成员们倍感掣肘。“那时,我们深知只有找到更大规模、更符合生产标准的工厂空间,才能推动公司更进一步。此外,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也是我们当时所急需的。”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忆。
彼时,莘庄工业区向拓璞抛出了橄榄枝,在闵行区与莘庄工业区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王宇晗与团队反复调研与考察,最终决定落户这里。新厂房仅用14个月便提前竣工,完美契合企业的生产需求。此外,由于毗邻地铁站,区位优势突出,也助力企业吸引大量人才加入,缓解了用工的压力。
如今,拓璞真正给出了国产替代方案。截至当前,拓璞已交付27台镜像铣装备,支撑大飞机、长征火箭、载人航天等国家工程,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60%,性能却超出20%。今年初,拓璞航空航天高端数控装备生产研发运营总部项目在莘庄工业区开工建设,企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拓璞高端数控航空航天高端数控装备生产研发运营总部一体化项目效果图
区域的另一家企业与这片土地的结缘得更早。2000年初,思源电气旗下子公司思源光电落户莘庄工业区,成为双方合作的起点。此后,思源电气在莘庄工业区持续扩大投资,建设智能制造车间、研发中心等,成为园区高端制造的标杆企业。“闵行区推出的‘双代办’‘拿地即开工’的服务模式,将大幅缩短我们建设周期。”在每月的工作例会上,思源电气负责人总能及时传达来自政府部门的信息。“双代办”即为企业代办工商注册及税收迁移、代办建设手续。此外,莘庄工业区推出的“一企一专员”“码上办”等机制,能精准响应企业诉求。大到工程项目,小到车辆通行,莘庄工业区对于企业的大小诉求同样重视。此前由于思源电气的超长运输车进出园区时频频剐蹭围墙,一墙之隔的莘闵留创园,果断取消原计划设立的30个停车位,为车辆出行腾出空间。这一“舍小利、谋大局”的灵活调整,不仅化解了企业运输难题,更生动诠释了莘庄工业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承诺,让企业在此扎根发展的信心更足、底气更硬。2024年10月,莘庄工业区智能制造产业专班成立,进一步推进园区企业智能工厂的建设,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并结合“走出去”的方式,主动招引国内外链主企业。这是基于此地一定的产业基础,有了专班的加持,企业像是找到了“组织”,在技术协同创新、产业链资源整合及全球化市场拓展中获得了精准赋能,加速向“智造强企”跃迁。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当多数观众流连于各大车企展台,目光被众多新品的外表与炫技式的表演牢牢牵引时,在整车馆的一侧,“中国芯”展区内,多家汽车芯片企业代表、行业专家,正探讨着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的未来之路。“去年,公司新获研发用地,莘庄工业区‘一条龙’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上海雅创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良特地在会上分享了这件事,这不仅是土地与政策的简单供给,更是莘庄工业区与我们共同迈进“汽车芯片自主研发”的新阶段。这一布局的转变,除了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更是主动融入闵行发展大局的体现。相关负责人表示,莘庄工业区的产业生态本就优越,企业正是看中了这里聚集了佛吉亚、均胜电子、上海依工等上下游企业,加之未来沿沪闵路建设的汽车芯片产业带,这将给予雅创的未来之路非常大的助力。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与汽车相关产业是莘庄工业区的三大主导产业。在这里,各类核酸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化学原料药和制剂等领域内的企业集聚,士卓曼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企业。作为一家全球医疗器械百强公司,在这里建设中国区总部、产学研中心和生产基地,已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区域营商环境的肯定。去年底,莘庄工业区生物医药专班正式成立,士卓曼上海工厂的第一个产品注册证正是在该专班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获批。专班工作人员吴蔚杰说:“专班赋能产业,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还可以突破行业壁垒,链接资源以激发产业上下游融合创新,有效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此外,针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审评核查,在园区内设立的“闵行区药品审评核查服务中心”为其提供了便捷服务。它就像一位专业贴心的“咨询顾问”,把技术服务和政策法规“送上门”,指导区内企业进行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审评核查、许可检查等环节,将市级审评核查部门的服务向基层延伸。产品一旦纳入市级评审中心的优先审评通道,审评速度将会得到提升,进一步缩短产品上市周期。30年走来,莘庄工业区现已聚集实体内资企业1600余家,外资企业600余家,其中包括58家世界500强、1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20家外资研发中心。莘庄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艺说道:“工业区已连续四年实现‘双超千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商品销售总额双超千亿元),连续五年在全市108个开发区中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前三。”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让企业能全面了解园区,莘庄工业区制作了一本《投资指南产业地图》,全景式呈现园区各点位分布及可用资源,系统展示产业体系、规划布局、应用场景、政策优势、产业联盟与特色服务等核心内容,有些甚至直接将相关工作人员的办公室电话留了上去,方便企业直接联系。该地图不仅为企业投资提供便利,也首次系统呈现了基于现有产业基础与发展趋势规划形成的“C环T轴双核四区”产业空间格局。围绕这一格局,莘庄工业区也正在持续拓展产业承载力与发展空间。2024年,这里完成黑马和巴黎蒂两家企业的动迁共计32.25亩。今年完成紫磊环路三个地块的征收令共5.24亩,并同步推进9.37亩低效用地腾退,确保未来有好项目出现时,莘庄工业区有空间承载。小小的一本地图,除了各类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容外,上面也呈现了一些居住、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资源,看似与企业的“硬需求”无关,实则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软实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企业招不到人,不是缺岗位,而是缺“让人才愿意长期扎根的土壤”。于是,这个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工业园区,决心再造一座“烟火新城”。今年春季,得丘·上海国际插画艺术季如期启幕,三天吸引近4万人次观展,这场艺术盛会折射出其不断拓展“制造空间”生活维度、打造产城融合现代化园区的努力。7月,工业区内鑫都满天星生活广场焕新升级后,还启用了鑫都党群服务站与聚XIN空间。聚XIN空间是集主题展览、品牌快闪、咖啡社交、新品发布等业态于一体的未来生活共创实验室,为企业测试产品满意度、新品展示和售卖提供免费空间,也为消费者提供新鲜体验。而这个空间,正是由雅诗兰黛、大金空调、迪卡侬等众多园区企业共建。
无论是出“小力”,还是考虑大局,与企业共成长的这些年,莘庄工业区与它们成就了一场“双向奔赴”。2020年9月,国家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相当于40年减排近80%。在此背景下,碳路者联盟与绿色低碳专班成立,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绿色转型之路。当问及它们为何要投入大笔资金去做这件事,除了企业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它们坚定选择了这条路。在今年的节能宣传周期间,又有8家企业加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绿色承诺”。三十载春华秋实,莘庄工业区的土地上,企业与园区共同编织的,是一幅产业与人文交织的锦绣长卷,更是一首责任与理想共鸣的壮美诗篇。当一条条政策摆在众人的前面,莘庄工业区以不断创新的服务,融化了它的冰冷。未来已来,路在脚下,这里,始终是企业安心扎根的温暖家园。记者手记:
在莘庄工业区30周年的成长历程中,我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生态魅力”。这里不仅是企业的聚集地,更是一个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从生物医药专班助力士卓曼快速获批产品注册证,到智能制造专班推动企业智能转型,莘庄工业区像一位智慧的“园丁”,精准施肥、细心修剪。多年来,企业间的互动如枝叶交织,政企的协作似根脉相连,共同成就了园区如今的模样,而如何优化这片生态,未来,也需要更多元化的创新养分、更开放的阳光雨露,以及每一位“园丁”与“植株”的持续对话,让这片沃土既能孕育参天大树,也能滋养新芽初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