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直以来,浦东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努力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把最美的生态献给人民。
“十四五”以来,浦东新建3.06万亩林地、1370公顷绿地,新增150座公园,总量达到203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基本实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新增河湖水面积1.51平方公里,12.5公里的陆家嘴水环全线开放,世博水环启动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7%,比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27.5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2.5微克/立方米,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为100%,比2020年上升23.1个百分点。
公园绿地建设迈上新台阶
“这个公园改造完以后,更加漂亮了,平时晚上有空了,就会带着孩子过来散散步,感觉特别好。”家住大华锦绣华城的朱先生,对焕然一新的锦绣文化公园尤为喜爱。
“十四五”期间,新区以“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为愿景加速公园城市建设,公园总数提前达到“200+”目标并基本实现24小时开放。遍布在市民生活圈中的各个公园,成为享受绿意的好去处。
其中,作为浦东新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民生工程,锦绣文化公园及周边的浦东图书馆、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浦东群艺馆、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作为“四馆一园”公共空间进行优化提升,以“生态优先、功能复合、共享融合”为核心理念,将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公园绿地、市政河道无界融合,形成了开放共享、市民可参与的绿地空间,成为全龄友好的城市绿色客厅。
锦绣文化公园作为优化提升的主体,西片区包括一岸、六园、十二景。一岸为市政河道,两侧设置多层次亲水空间,以樱花为主题,形成动静结合、自然与智慧交融的景观空间,满足市民休憩、观景等多重需求,进一步将河道打造为一条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体验的复合型滨河走廊。
六园为水艺广场、林艺园、花溪园、朝曦园、趣乐园、群芳园;十二景点缀其中,包括云朵车站、绿野山丘、苔生绿谷、紫藤云蔓、杜鹃花谷、星河书阶、知田学苑、青萌乐园、塘染墨香、绿野仙踪等。
工程的植被优化选用了百余种适生植物,构建“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多层次景观。例如,项目团队选用丛生榉树、丛生乌桕、香樟等大型乔木,并将红运玉兰作为公园特色苗木,形成林荫骨架,搭配红粉佳人樱、紫薇等花灌木,丰富季相变化。
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馆一园”公共空间优化提升工程是浦东新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实践,大幅提升了区域的生态品质,更为市民提供了一处“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城市公共空间。
滨水岸线打造激发新动能
继浦东滨江24公里贯通后,新区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品质和功能提升赋予滨水空间更多内涵。比如,滨江文脉园以“文字”为载体营造纵贯五千年的历史长廊;后滩滨江等设置约48万平方米的宠物友好区域供大家与“毛孩子”互动;前滩滨江花展通过30个主题花境打造沉浸式赏花动线,吸引了422万人次驻足。
此外,新区还在核心地带打造了12.5公里的陆家嘴水环,由张家浜和洋泾港围合而成,两端衔接起陆家嘴滨江步道,涉及塘桥、潍坊、花木、洋泾四个街道,形成四季有花、满目皆景的蓝绿滨水空间。
自从去年陆家嘴水环实现“闭环”以来,家住花木街道的谢阿姨就经常沿着张家浜旁的水环散步,还能在上海金融交易广场旁边的陆家嘴水环智慧花园赏花。她告诉记者,水环打通以后,不仅环境变美了,出行也更加方便了。“以前从小区走到地铁站起码要走半个多小时,现在步行不到10分钟就到了。我们生活在这里,每天出来散散步,河边景色好,走在水环边上也凉快,感觉很幸福。”
今年6月底,世博水环品质提升工程正式开工,新区开始构建由陆家嘴水环、世博水环、张江水环等组成的浦东“五环”水脉体系,让水环成为环环相扣、步步生花的“活力纽带”。
整个浦东“五环”水脉都位于浦东最核心区段,采用串环联网的思路,以陆家嘴、世博、张江三大功能核心环为基础,补充南浦水环、花木水环(暂命名)两大枢纽连接环,实现“五环成网、全域联动”。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钟律介绍,秉持“开门做水环”的理念,浦东“五环”水脉将把滨水空间打造为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活力汇聚的美好家园,“把水环的城市空间要素、市民的出行要素以及生态要素等都作了梳理,结合市民需求赋予五环各自的特色。”
据悉,陆家嘴水环定位为“金融营商环”;世博水环是“人民聚场环”;张江水环是“创新策源环”,以生态赋能科创;南浦水环是“全龄烟火环”,将打造全龄友好的“15分钟幸福闭环”;花木水环是“乐活运动环”,凭借区位优势带来运动流量人群,打造年轻活力运动与水上运动的典范区域。
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继世博水环一期开工后,接下来将陆续启动世博水环二期、张江水环中的智之环及川杨河生态绿廊等项目的建设实施,并通过对咸塘浜、王家浜及三八河等河道两岸贯通提升,打造南浦水环和花木水环。以上项目计划于2027年6月基本完成,助力浦东“五环”水脉体系加速形成。
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焕发新活力
遍布整个浦东的大小河湖,是江南水乡的底蕴。“十四五”以来,在河湖长制引领下,浦东新区着力构建完善浦东新区水网体系,持续推进“7+x”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配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等重点工作,打造市民满意的水环境样本。
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美丽幸福河湖打造等为重点,浦东正持续推动水生态综合治理。去年,浦东主要河湖断面优III类比例首次达到100%,较2020年上升了23.1个百分点,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画面正走入日常。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从水环境改善转变为水生态系统修复、从单条河段整治转变为集中连片治理、以单项功能治理转变为生态综合治理,其内涵也更加丰富。这种全域性、立体化的治理思维,重塑了“水-林-城-人”共生格局,为区域生态治理提供了创新范式。
而作为浦东中部一条极其重要的河道,张家浜则成为新区探索河湖建设的典型案例。张家浜是“陆家嘴水环”的核心河段,串联起“聆彩塘桥”的号子歌声、“悦彩潍坊”的近悦远来、“弈彩花木”的一手好棋以及各具特色的桥下空间、美术馆、展厅。张家浜还曾荣获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上海市“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奖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社会和社区健康类荣誉奖等各类奖项。
在张家浜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过程中,浦东生态环境部门坚持生态、生活、生产深度融合,打造生态景观水环,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幸福感,还着力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构建了张家浜幸福河湖数字孪生体系,为河湖智慧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个个优美的城市公园、一条条清澈的河道,构成了浦东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为“十四五”生态建设的成果体现。新区生态环境局表示,下一步将以“美丽浦东”为目标,努力实现精品城区公园无界、现代城镇生态渗透、美丽乡村自然融合,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