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科普引领,医路向前丨脑梗康复:别让“后遗症”困住未来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8-28 09:17:26

脑梗,就像大脑里的“交通堵塞”,突发时让人措手不及。但更让人担心的是,不少患者躲过了急性期,却被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后遗症缠上,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其实,脑梗康复有黄金期,用对方法,很多人都能重新找回生活的主动权。本期直播间邀请来自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孔春辉,请他来跟大家聊聊在术后脑梗康复的小窍门。

一、
脑梗术后应如何康复?

脑梗后的前3个月是康复黄金期,半年内都是恢复的关键期。这时候大脑的可塑性最强,就像受伤的肌肉需要及时锻炼才能恢复力量,受损的神经功能也需要通过科学训练“唤醒”。错过黄金期不代表没希望,只是恢复速度会变慢。所以,只要病情稳定(一般脑梗后48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就要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别等

二、
脑梗术后后遗症应如何处理?

不同人后遗症不同,训练方法也得“对症”:

1、肢体偏瘫:从简单的关节活动开始,比如活动手腕、脚踝,慢慢练习坐起、站立,再到走路。家人可以帮着按摩瘫痪的肢体,预防肌肉萎缩。

2、说话费劲(失语):从单字、单词练起,比如“吃”“喝”,再到简单句子。也可以通过看图识物、写字辅助表达,耐心比速度重要。

3、吞咽困难:先从糊状食物(比如米糊、藕粉)开始,避免呛咳。练习吞咽动作时,可低头含住食物,慢慢咽下,减少误吸风险。

三、
脑梗康复期应如何正确对待?

1、过度保护:总觉得患者“动不了”,什么都帮着做。其实,能自己做的事(比如吃饭、穿衣)一定要让他自己尝试,依赖会让功能恢复更慢。 

2、急于求成:想快点看到效果,强迫患者做超出能力的训练(比如强行拉着走路),可能导致关节损伤,反而拖慢进度。

3、忽视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脑梗的“幕后推手”,康复期一定要坚持吃药、控指标,否则可能再次发病。

四、
脑梗康复期间家属应做些什么?

1、多鼓励,少指责:患者可能因为恢复慢而烦躁、自卑,一句“你今天比昨天进步了”比“你怎么这么笨”更有力量。  

2、帮着记康复计划:比如每天练几次肢体活动、每次多久,避免遗漏或过度训练。

3、关注情绪变化:部分患者会出现抑郁倾向,不爱说话、不想训练,这时候别硬逼,及时和医生沟通,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五、
结尾

脑梗康复是一场“持久战”,没有捷径,但只要选对方向、坚持下去,很多人都能重新拿起筷子、自己走路,甚至回归工作。别让“后遗症”定义未来,科学康复,就有希望!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孙超慧 李伽钵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制图 / 蔡嵩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不止于书香!福州路原来又好吃又好逛

2. 把芋艿毛豆放进鲜肉月饼?老上海的中秋“限定组合”,被裹进层层酥皮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