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杨浦这个街道推行“透明物业”,居民满意度“飙升”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8-28 09:14:20

三个多月前,长白新村街道的“透明物业”治理模式,还只是韵都城小区的一处“盆景”;三个多月后的今天,这一模式正在全域45个小区落地,蔚然成“风景”。

8月25日,在街道的党建引领物业治理调度会上,公布了一份全域推行“透明物业”治理半年来的成绩单:物业类12345工单同比下降20%,居民满意度跃升至80%。这场以党建为引领,以“透明”为杠杆的治理创新,正逐步撬动“信任重建”这个基层治理的“元问题”。

“透明物业”破解治理痼疾,

12345投诉锐减两成

会上,228街坊业委会副主任正展示一张管道维修费用公示表,每户分摊金额精确到分。“过去业主总怀疑我们‘吃回扣’,现在维修基金使用零投诉!”台下的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们济济一堂、掌声雷动。

“物业费调价难、维修资金续筹难,这些十年痼疾正在破冰。”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辉指着大屏幕上的“自画像”数据:全街道45个小区实现透明物业全覆盖,42项硬任务整体完成率达81%。其中9个居民区完成率超80%,26个项目实现100%销项。

这样的系统性变革非一蹴而就,一切的转机,始于一个遭遇“中年危机”的老小区。

拥有20年房龄的韵都城,一度陷入了老旧商品房小区的普遍困境:3000万元维修基金“沉睡”账户,消防系统瘫痪、外墙浮雕脱落等安全隐患频发。业主、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之间信息壁垒高筑,猜忌滋生,矛盾激化,前三届业委会均未能完成任期。

“业主不懂钱花在哪,物业不知服务能否兜底,业委会不明群体诉求到底几何。”韵都城业委会主任蒋瞿旭告诉记者,当时治理瘫痪的核心就是信任赤字。

2021年,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提炼出“生成透明—运行透明—收支透明”的三段式治理模式,并在韵都城试点,业委会选举、物业选聘等程序全部阳光化;引进数智平台社区OA系统实现“全领域、全主体、全天候、全过程”四维信息公开;财务数据、费用流向通过电子屏实时更新。

当阳光照进物业治理的“玻璃房”,信任逐渐建立。消防系统改造、物业费调整、外墙检修等一个个历史难题被成功攻克,居民综合满意率从不足50%跃升至80%。

试点三年的实践证明,“透明”并非一句口号,而是一套环环相扣、可操作、可复制的精准打法。

记者了解到,“透明物业”全域推进以来,街道从顶层设计上将抽象的“透明”理念,细化为42项可追踪、可量化的“硬任务”,将小区治理变成一个实时滚动的“进度条”,让各个居民区在同一套标准下互相对比,执行力肉眼可见。

然而,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居民的真实感受。今年1至7月,街道物业类“12345”市民热线工单量同比下降20%,这便是最硬核的成效。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一张“自画像”背后的治理跃升

按照长白新村街道的目标,“透明物业”这套基层物业治理新打法正在全面转化为可推广的区域“风景”。

在8月25日的推进会上,公布了一张覆盖45个小区的“透明物业全覆盖自画像”。街道将韵都城的经验系统化,制定了涵盖生成、运行、工程、收支、保障五大维度的“1+16”项目清单,立下42项硬任务,并构建起“每月调度-季度点评-动态评估-年度交账”的闭环管理机制。

这张“自画像”既是成绩单,也是体检表。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42项硬任务的整体完成率为81%。

透明化正在倒逼服务升级。比如,阳厦物业主动砍掉争议最大的装修垃圾代收费,改为环卫直收模式。

最艰难的收支透明领域正迎来突破。推进会现场,阳厦物业经理打开手机展示“一小区一商户码”:长白新城小区智能停车系统升级后,月租车与临停车辆费用通过银联直连业委会账户,收缴数据实时可见。“过去业主总怀疑物业‘吃差价’,现在月月账目清。”

工程透明则带来更直观的居民生活品质跃升。228街坊休闲椅安装前,苗木种类、采购价格全公示;延吉东路130弄等3个小区成功提涨物业费;193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416套非机动车充电桩遍布老旧小区。

这些鲜活的案例,印证了透明治理带来的递增效应。然而,“自画像”也精准指出了下一步攻坚的重点、难点项目,其中包括“收支透明”的完成率、维修基金及公共收益的年度审计等“硬骨头”

住宅小区物业治理是民生工作的重要一环,这场深刻的治理变革,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接下来,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将“透明物业”真正转变为群众交口称赞的“满意物业”,最终将问题清单完全转化为居民的幸福账单,将是长白新村街道持续探索的目标。

文字 | 沈莹

图片 | 沈莹

编辑 |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