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政局发布2025年度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结果,部分社区长者食堂表现优异,获评“优秀”。其中,普陀有这些上榜→ 普陀“优秀”社区长者食堂, 你家附近有吗?一道去吃吃看! (点击查看大图) 上海自2023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开展针对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的监测。上海为什么要开展针对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的监测?监测包括哪些内容?历年监测的结果呈现怎样的趋势?对于监测发现的问题如何确保切实有效地整改?市民政局带来解答。 为什么要开展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 老年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民生实事。近年来,“新建社区长者食堂”被纳入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推进落实,有效提升了全市老年人幸福感。 自2023年起,市民政局每年开展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旨在全面有效跟踪全市长者食堂的运营状况与为老服务水平,切实推进本市助餐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满足老年人助餐需求,提高老年人用餐体验。 监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本次监测既着眼“食堂”属性又关注“长者”特性,覆盖社区长者食堂的设置要求、就餐环境、菜品管理、供餐服务、食品安全等多个维度。 从食堂属性看,聚焦从食谱编制、采购管理、原辅料管理、食品加工到餐饮具清洗消毒的每个环节,督促食堂安全规范运营。 从长者特性看,注重提升老年人用餐体验和便利性的考察。比如餐区设置是否适老化(防滑地面、无障碍通道、适老化桌椅等);食谱制定是否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饮食需求,控油盐糖等;堂食服务是否有老年人优先服务、优惠待遇等,都纳入监测范围,全方位守护老年人的用餐安全与体验。 今年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整体的情况是怎样的? 今年的监测工作于5月开始,至7月底顺利完成435家长者食堂的实地监测、满意度测评以及结果汇总工作(未实际运营或运营不足三个月的社区长者食堂不在本次监测之列)。 本次监测全市平均得分87.7分,总体看处于“良好”水平,比去年提高了1.3分,整体服务质量呈逐年稳步上升态势。本次参与监测的435家长者食堂中,最终评定出“优秀”130家(占比29.9%),“良好”280家(占比64.4%),优秀和良好率近95%。 对于质量监测中发现问题的社区长者食堂,民政部门后续会怎样督促整改? 根据监测结果,市民政部门将向各区及各食堂反馈监测结果及问题报告,指导各食堂进行整改提升,并适时对重点关注食堂开展“回头看”,督促其落实整改。 资料:市民政局、上海发布 编辑:姜天澍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区与上海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注入源源活力!这场大赛专场在普陀开展 【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党建引领破解物业费“调价难”, 金杨园实现“质价双升” 【预告】明天16:00直播,审议普陀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 【提示】暑期最后一场招聘会,超2000个用人需求!就在本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