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带着简历进,拿着offer出~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8-28 07:51:09

“这是我的简历,未来想从事设计相关工作。”8月,应届毕业生小张来到古美路街道平阳里社区就业服务站,与一家设计传媒公司的招聘人员沟通,介绍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求职意愿。

如今,求职面试不再局限于企业内,在“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同样可以与招聘方面对面交流。最终,双方现场面试并达成初步录用意向,小张也即将踏入毕业后第一个岗位,“不用跑远,在家附近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这样的求职效率很高

据悉,平阳里社区就业服务站以“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核心,推出一系列就业服务举措。自今年3月起,该服务站已帮助20余名求职者顺利入职新岗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从“校园”走向“职场”
10多位应届毕业生成功就业

平阳里社区就业服务站位于平阳路1481号(古美路街道投资促进中心内),服务站致力于搭建企业与人才的对接平台,定期举办线下招聘会,并针对有就业需求的求职者,提供定制化求职培训,帮助求职者提升竞争力。

“现在和客户沟通再也不怯场了,这份工作机会我很珍惜。”前不久,在古美招聘会上成功签约的应届毕业生小吴,分享了自己的求职转折。

今年夏天,小吴从上海海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他在求职时屡屡破壁。平阳里社区就业服务站的介绍下,他成功入职了某外贸公司,但也因沟通主动性不足被遗憾辞退。

了解到小吴的求职困境后,平阳里社区就业服务站邀请职业指导师对他进行“一对一辅导”,从职场沟通、商务礼仪,到情绪管理,帮助小吴搭建职场能力框架。服务站还邀请小吴在非遗课程中担任现场讲解,如今小吴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在招聘会中成功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小吴在内的10多名应届毕业生通过服务站的对接与培训,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从“校园”逐步走向“职场”。

此外,平阳里社区就业服务站还推出“技能加油站”帮扶项目,向有一定能力的残障人士,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其就业增收。目前,该项目已开设非遗葫芦雕刻公益课程,共有20多名残障人士参与,由专业老师开展培训,已有多名学生通过居家制作葫芦雕刻作品获得一定收入。

不设技能门槛
50多个公益性岗位亮相

据平阳里社区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透露,在9月举办的古美招聘会上,将有50多个公益性岗位亮相,涵盖生物研发、智能制造、金融管理、餐饮服务等行业,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

“受限于区域企业资源规模,我们主要向外‘借’资源,拓宽岗位供给渠道。”古美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专职副主任曹婉介绍,日常古美线下招聘方不仅涉及其他街镇的企业,还吸引了徐汇、长宁等外区企业参与。而由古美企业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均设置为“零技能门槛”,薪资待遇基本处于3000元至8000元之间。

以位于古美路街道的正中脊连锁医疗・闵行中心为例,该企业此次推出多个技术性岗位,不要求求职者具备相关技术基础,并会在入职后开展技术教学,让求职者在工作中掌握专业技能。

同样提供“零技能+培训”支持的还有上海无废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此次推出文案编辑、设备维护等岗位,为无相关经验的入职者提供培训,助力其顺利上岗。

针对就业困难群体,一些古美餐饮企业也提供了无技能要求的大厨岗位。“以往我们招聘大厨肯定选择有经验的,但这次是公益性岗位,我们愿意招聘没餐饮经验的求职者,他们可以在这里工作1年,一边赚钱一边学手艺。”某餐饮负责人说。

新手妈妈找工作
“生育友好岗”来帮忙

“其实我之前面试过不少岗位,但孩子还小,实在没办法兼顾,就放弃了。”33岁的余女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生育后,她因长期脱离职场,无法找到合适工作。

就业援助员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她的需求后,组建了“职业指导+企业HR”专项小组,为她提供了针对性的就业方案。

结合余女士的学前教育背景以及外向亲和的性格优势,专项小组为她推荐了上海述而作科技有限公司的“经理助理”(生育友好岗位)。该岗位考虑职场妈妈的特殊需求,设置弹性工时(9:00—17:30,午休2小时),并设有家庭关怀假。

入职之前,考虑到余女士此前因求职受挫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街道通过“职场妈妈成长沙龙”为她提供心理支持。如今,余女士已在新岗位工作4个多月,展现出突出的工作能力。“我很感谢就业服务站,帮我实现了‘职业发展’和‘育儿’的双赢。”

“无论是哪里的求职者,都能来我们的就业服务站填写求职登记表。”古美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专职副主任曹婉表示,就业服务站将为有需要的居民点亮职业方向,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就业帮扶触达每一位求职者。

记者:吴俊艳
供稿:古轩

初审:方佳璐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