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办在艺术宫里的读书会,先看画展,再聊阅读……暑期尾声,上海的一群教育人用颇为“跨界”的方式为迎接新学期充电蓄能。
8月26日,浦东教育青年教师跨校阅读学习平台——采文读书坊举行了一场主题为“践行教育家精神 让经典阅读成为教育的‘源头活水’”的读书活动。活动于中华艺术宫举办,与会教育人观摩了“美术作品里的上海”主题画展,而后就“阅读+艺术”“如何以经典阅读滋养教育生命”等话题展开探讨。
上海美术馆教育部主任朱刚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书画同源”的理解。在他看来,阅读能培养人的科学思维,以抽象概念理解事物;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唤醒人的艺术思维,这同样是认知世界的一种能力,而阅读能够助力艺术素养的提升。他表示,中华艺术宫愿以馆藏资源赋能各类读书活动、文化教育活动,也欢迎更多师生走进中华艺术宫。
作为当日活动的“重头戏”,与会教育者在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上海市中职学校“走近艺术宫”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任玉芬的带领下,观摩了“美术作品里的上海”主题画展,透过一幅幅画作走近上海城市发展的“前世今生”。任玉芬在中华艺术宫担任讲解志愿者已有10年,还带领一批批学生通过担任讲解员,提升艺术与文化修养、拓宽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在她看来,美育蕴含成长力量,而要讲解好一件件艺术作品,需要以持续阅读不断扩充知识储备。
本场活动倡导以“阅读(输入)—对话(转换)—创生(输出)”为实践路径,多位教师分享了观展感言,就场馆资源如何赋能日常教育教学展开交流。任玉芬、上海市浦东新区冰厂田书院幼儿园园长金玲、上海市华林中学教师唐晓俊、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城学校教师谢婧娴等教育人对话浦东新区融媒体中心“东上海之声”主播蓝心,分享对阅读的认识、近期阅读心得以及如何在阅读中汲取力量以更好实践教育家精神。
“阅读时,心怀对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去探寻真知;对话时,秉持扎实学识和批判精神去申辩思考;创生时,满怀仁爱之心和道德情操去设计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方案。”采文读书坊主持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浦东教育》编辑蔡文花介绍,读书坊于2019年2月组建,多年来以丰富、开放的活动形式,鼓励青年教师在阅读中思考,在“社会大课堂”中涵养“大教育观”,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据介绍,采文读书坊迄今吸引了22个来自浦东新区各学校、街镇的读书社团加盟,各社团也走出了各具特色的“阅读之路”。“晓书苑”读书坊“落户”于冰厂田书院幼儿园,活动现场,浦东新区书院镇妇联主席茅丹红介绍了如何盘活在地资源,让阅读突破教室的围墙,让孩子带着书本漫步田间地头。浦东新区惠南西门幼儿园园长张珏介绍了园所如何依托“西柚味儿”读书坊,让阅读撬动教师专业成长,并通过组织教师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助力办园质量提升。
茅丹红对本次读书活动作点评。她表示,希望教育者通过阅读和欣赏美术作品汲取美的力量,以此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并成为美的传播者,将美的力量从艺术宫带进课堂、家庭、社区。浦东融媒体中心、东方财经频道主持人、制片人蔡燕在点评中为本场活动的“跨界”形式点赞,并提出教师在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与阅读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也要思考和探索如何以更丰富多元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注入成长的精神力量。
浦东新区教育工会副主席严国华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采文读书坊为促进浦东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做出的贡献,以及各位教育者在工作之余坚持阅读的宝贵精神。他表示,浦东新区教育工会将继续支持区域及学校层面的读书活动,全力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幸福生活,并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敬意和祝福。
文字、摄影:袁曼舒
编辑:王佳依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