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水务海洋 > 文章详情

排水科普丨防汛热点词答疑来咯!

转自:上海水务海洋 2025-08-27 19:22:32

在一篇篇防汛指南中,您是否会对其中的专有名词、防汛热词充满疑问?别急,这份“防汛热点词科普”为您一一解码!从排水防涝的“黑科技”到居家避险的“小贴士”,我们将用最通俗的语言带您掌握关键知识,提前筑牢安全防线。

量放水

每当暴雨来临,各区排水部门都会及时组织量放水人员开展道路巡视,清理路面积水。“量放水”是指在暴雨天气下,排水部门工作人员开展的一系列围绕积水监测、障碍清理与积水排除的系统性作业。

“量”是基础,工作人员会携带如标杆等量水工具,在巡查中实时测量路面积水的深度、范围,准确掌握积水变化情况,判断积水是否对交通通行、市民出行及周边设施构成威胁,为后续排水工作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放”是核心行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清理阻碍排水的障碍,比如及时清除雨水箅子上的落叶、垃圾、淤泥等,确保雨水能够顺畅流入排水管网;另一方面是根据积水情况,采取打开窨井盖、启用移动泵车等方式,加快路面积水的排除速度,尽快恢复道路正常通行。

简单来说,“量放水”就是通过先精准测量积水状况,再针对性地进行清障和排水作业,形成“测、清、排”一体化的工作流程,从而高效应对暴雨引发的路面积水问题,保障城市交通和市民安全。

防汛物资

防汛物资,是指在防汛抢险中用到的工具以及预防内涝灾害所涉及的器材。常用的防汛物资包括抽水泵、沙袋、应急照明设备、救生衣等,涵盖抵御或排除积水、保障夜间作业顺利进行、应急抢险作业等方面工作需求。

日常家中也应常备一定的防汛用具,如哨子、手电筒、收音机、救生衣等。

径流污染

径流污染是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治理径流污染需结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常见方法包括:

头海绵措施:通过海绵城市理念(如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在源头滞渗、净化雨水,减少径流产生和污染负荷。

拦截清淤:在径流路径设置沉砂池、植被缓冲带或人工湿地,物理拦截颗粒物并降解有机物,定期清淤防止二次污染。

截流调蓄:利用初雨调蓄池暂存初期高污染径流,雨后再将污水送至处理厂,避免直接排放。按照初期雨水污染治理要求,初期雨水截流标准为合流制地区11毫米、分流制地区5毫米。

梦清园调蓄池

防汛无小事,科普正当时——读懂这些词,关键时刻不慌张!小伙伴们如果还有关于防汛热词的疑问,欢迎投稿提问补充~

排水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