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文章详情

“走几步就得停”的老毛病,瑞金医院用这个新技术给他治好了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5-08-27 18:18:27

61岁的李先生,走路时总感觉双腿发麻,走上几步便需停下来喘气。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他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他不太敢走路,只能卧床休息。医生告诉他,他患上了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PAD),这种病正在逐步切断他的血液供应,威胁着他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需要截肢。

图1:61岁老年男性,间歇性跛行伴加重1年余。(A)OCT指导股浅动脉重度狭窄的血管腔内斑块定向切除减容治疗。(B)CTA可见右侧股浅动脉下段重度狭窄;OCT指导下使用TurboHawk行腔内斑块定向切除联合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则治疗,管腔获得良好,血流通畅,未留置支架。术后第三天顺利出院。(C)减容切除的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

然而,随着一项新技术的出现,李先生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多模态血管腔内可视化成像技术,医生不仅能够清晰看到血管内的斑块分布,还能实时引导手术,从而成功实施斑块切除,解除了李先生的痛苦。术后第三天李先生顺利出院,腿部不适大幅好转。

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导致下肢血流灌注不足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甚至肢体坏疽,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全球患者超1亿,中国患病人数已突破5000万,该疾病与老龄化、糖尿病、高血压和吸烟密切相关。对于血管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如血管腔内减容、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能迅速恢复血流、缓解症状并降低截肢风险。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已成为目前外周动脉血运重建的首选方式。

合理选择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方案有助于提高血运重建的成功率和远期疗效。目前,下肢动脉腔内术式的选择主要依靠术前下肢动脉CTA预估和术中DSA造影实时评估。由于目前技术的局限性,传统CTA很难对血管内斑块的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术中DSA造影作为一种二维投影成像,对管腔内3D容积情况亦难以做出准确判定。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Intravascula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V-OCT) 是一种超高分辨率的血管腔内成像技术,利用近红外光波进行组织显微结构扫描,可实时提供血管横断面及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血管内膜、斑块成分(如纤维帽、脂质核心、钙化)、血栓及支架结构细节,目前已应用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评估、指导支架植入及术后随访。但由于其对术者操作技术和手术经验要求较高,在下肢动脉长段血管病变治疗的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技术挑战,国内尚未有成熟的连续临床转化应用及随访的相关报道。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介入科王忠敏主任医师团队联手西门子团队实现技术突破,开发多模态血管腔内可视化成像技术。在影像科严福华教授团队大力支持下,实现下肢斑块切除的全程可视化“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验证”的临床技术闭环,为连续10例患者成功实施多模态影像引导下的下肢动脉腔内斑块定向切除手术。

术中更精准,患者迅速恢复

术前,王忠敏教授团队使用光子CT扫描下肢动脉,清晰显示钙化和血管形态,数据同步到Artis icono工作站。

手术中,王忠敏、黄蔚医生带领刘霄宇、单群刚医生操作DSA和DynaCT,生成三维路线图,帮助器械顺利通过狭窄血管。随后,团队使用微光OCT导管精准采集图像,结合DSA实时观察斑块和狭窄情况,进行球囊扩张和斑块切除。

治疗后,刘霄宇医生再次采集影像评估血管情况。10位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缓解疼痛,7位免于置入支架,提高了远期血管通畅率。

创新点

该影像融合技术也打破了血管腔内光学成像的局限性,使OCT的应用范围从冠脉短病变延伸到外周长段血管病变。

瑞金医院放射介入科血管疾病微创治疗团队在王忠敏主任医师的带领下,通过和西门子、微光团队的多年合作实现了医工交叉领域的技术突破,顺利将光子CT-术中DSA-OCT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模块化应用于临床实践,开发了具有重大临床转化价值的多模态血管腔内可视化成像新技术,在下外周血管微创介入手术中直接量化血管腔内化钙化厚度、斑块成分、识别微通道并即时发现夹层瓣,指导动脉手术中斑块的精准可视化切除和术后评估,提高了复杂钙化病变的即刻技术成功率。外周减容策略由此前医生经验决策升级为多维度数据和可视化驱动的精准评估。未来团队将进一步验证该技术在股-腘动脉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对术后3-5年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

近10年来,在丁晓毅、王忠敏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瑞金医院放射介入科外周血管疾病团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外周复杂动静脉疾病、复杂腹主动脉-髂动脉疾病的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糖尿病足膝下血管病变的微创再通手术、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取溶栓综合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团队常规开展外周动脉减容或取栓治疗(包括Hawk、JetStream、Rotarex、AngioJet等技术)、球囊血栓成形术、支架成形术等。科室每年微创介入手术总量超过1.2万台,外周动静脉疾病腔内微创手术量超过3000台。

门诊时间

每周二下午 瑞金医院总院门诊14楼 

王忠敏主任医师 特约专家门诊

每周三下午 瑞金医院总院门诊13楼 

王忠敏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

每周三下午 瑞金医院总院门诊13楼 

黄蔚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

每周五下午 瑞金医院总院门诊13楼 

黄蔚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

每周一上午 瑞金医院总院门诊3楼C318诊间 

糖尿病足和血管闭塞专病门诊 

每周三上午 瑞金医院总院门诊3楼C318诊间 

血管和血栓专病门诊 

每周五下午 瑞金医院总院门诊3楼C318诊间 

血管和血栓专病门诊 

每周六下午 瑞金医院总院门诊3楼C318诊间 

血管和血栓专病门诊 

欢迎转发点赞

编辑:张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