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房可圆 > 文章详情

这里,喜迎旧改!

转自:房可圆 2025-08-27 15:04:33

8月24日一早,穿上老登样的西装、系上喜庆的领带,黄河路的居民周君荣在征收协议上郑重签下了名字。截至下午4时,黄浦区8街坊南块二轮意愿征询酝酿期首日签约率已达99.82%。这片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式旧里,正以“加速度”翻开城市更新的崭新篇章。

漏水岁月,终见“晴”

在黄河路215弄,居住条件困难的家庭不在少数,沈佩虹一家便是其中之一。38号底楼前客堂里,年过六旬的沈佩虹正望着斑驳脱落的墙皮出神。在这里与丈夫宋伟棋相伴多年的她,最能体会老房子带来的酸甜苦辣。“每年夏天台风季,我们家就像‘水帘洞'”她苦笑着指指天花板,“去年就淹了三次,天井、卧室、床铺全都遭殃。”

最让她难忘的是2025年春节。楼上租客不慎用水,导致楼板漏水,一桌年夜饭差点泡汤,被褥全部湿透。“本该团圆喜庆的春节,我们却在扫水擦地中度过。”回忆往事,她心有余悸,愁容满面。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她的身体出现了很多问题,膝盖关节也开过好几次刀,腰上也打了钢板,一家人都很急迫地盼着能改善居住环境。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征收公告张贴后,黄浦征收四所旧改工作组正式进驻,南京东路街道承兴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多次上门,坐在她家潮湿的客厅里耐心讲解政策;征收所专业团队细致地为她核算安置方案,一笔一笔算清明白账。渐渐地,沈佩虹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盼了大半辈子,总算盼到了!非常感谢征收所和居委会的帮助,他们总是顶着大太阳跑前跑后。”

八旬夫妇,病榻上迎来“喜讯”

沿着斑驳的弄堂往深处走,爬上老旧陡峭的木制楼梯,253弄47号的狭小阁楼里住着80岁的周君荣一家。推开虚掩的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不足二十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周君荣送完去医院抢救的妻子,刚刚回到家。

“她跟着我受苦了!”周君荣向记者说起这80年的“蜗居”生活,眼含热泪。老旧的家具摆得满满当当,三张床已经几乎占满整个空间,四周的墙皮脱落,有的甚至用胶带黏合着。这些年,糟糕的居住环境,让夫妻俩身体每况愈下。妻子患有脑萎缩和阿尔兹海默症,常年卧床不起,而他自己也患有心脏病,近期又染上肺炎,经常要去医院输液。条件虽然很艰苦,但在这间老屋里,他们相濡以沫,已共同走过了大半个世纪。

旧改工作组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特意把服务送上门。居委会干部也是常常来看望,放心不下俩老人的身体情况。“他们就像自家人一样。”周君荣感激地说道,希望能尽早搬迁,让老伴能住进有独立卫生间的新房,让她的晚年过得舒适一些。

这样的温馨故事,正在黄河路旧改片区不断发生着。在区房管局、区建管委等的有力支持下,区征收四所、征收三所以及南京东路街道,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阳光征收”的政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高质高效地推动着地块的旧改征收工作,让1100多证居民早日实现“新居梦”。

来源:上海黄浦